全国免费咨询电话:400-6767-050 免费留学评估表 收藏114留学网
留学首页 | 留学预科 | 留学动态 | 美国留学预科 | 英国留学预科 | 北京留学预科 | 出国必读 | 留学政策 | 留学生活 | 热门专业 | 海外精彩 | 海外名校 | 带薪实习
 
 
您现在的位置: 留学预科网 >> 上海留学预科 >> 上海留学动态 >> 正文

海归就业语言优势不再 企业看重"野蛮生长能力"

转摘:出国留学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2-6-14

  留学如同一个投资,投资孩子的未来。是投资总有风险,你不知道风险是不是哪天就这么准砸中了你。留学风险通常指的是留学的安全性,最近一段时间,人们又把注意力聚焦在这个话题上。

“        国内语言专业学生的英语水平,已经和留学生不相上下了。”日前,澳大利亚驻华使领馆携手智联招聘首次在沪举行中国留澳校友职业发展咨询会,1500名毕业于澳洲15个知名学府的“海归”与企业面对面,一位大型国企HR的表态令“海归”听着沮丧。
 

  最新调查显示,过去5年中“海归”的就业竞争力发生一系列变化:语言不再是就业优势;由于“海归”的国内工作经验较少,市场上近七成企业会在候选人条件相同的情况下,选择本土毕业生……出国浪潮一年高过一年,“海归”就业成了一个新问题。

  远在澳洲的留学生让父母代替自己参加招聘会,外企展位前求职者排起长龙,位于二线城市的大牌企业求贤若渴,中国留澳校友职业发展咨询会当天有40多家中国和澳洲的企业参加,初步统计提供了450多个职位。尽管只针对留澳校友,但“海归”们在现场表现出的积极求职劲,可窥见“海归”的就业现状:在就业市场中,“海归”与本土毕业生逐渐站在了一条起跑线上,“海归”的光环没有加分。

  “英语好”不再是就业优势

  2006年,智联招聘针对“海归”人才的调查显示,“海归”排名前三位的就业优势分别是:外语能力(76%)、国际化视野(37%),以及创新能力(26%)。毫无疑问,无论何种专业,外语能力曾是“海归”就业的绝对优势。不过,时隔6年,国内经济的飞速发展和留学的普及,使得良好的外语已经不再是留学生独有的优势。“国内语言专业学生的英语水平已经和留学生不相上下,有的甚至更好!”一名大型国企HR的观察,几乎是人才市场上的共识。

  一名世界500强的外企招聘经理称,互联网普及后,国内学生只要有一根网线就能接触到“外面的世界”,读英文小说、“旁听”国外名校的公开课,看外国的新闻节目、时事评论、肥皂剧等,国内与国外几乎能做到同步,留学的语言优势不再明显,国内语言专业的学生由于受过系统的语言培训,外语的口语与书面表达甚至比大部分“海归”更优美,更得体。

  显然,这是一个更关注专业实力、综合能力的时代。观察人才市场多年,智联招聘CEO郭盛建议留学生,如今应更多地发挥自己通过海外教育获得的国际化视野、创新能力、独立动手能力,以及离开家庭野蛮生长的能力。一个人在异乡独自生活,考验的不仅是语言能力,还有沟通能力,动手能力,在文化的碰撞中,还需要一些创造性思维,这些才是留学生的真正优势,也是企业所看重的。

  别因专业使自己“画地为牢”

  根据智联招聘最新的调查数据显示,45.49%的“海归”认为留学经历有利于找到更好的工作。可事实是,“海归”的“身价优势”日益不明显,企业更看重求职者的工作经验和动手能力。在中国留澳校友职业发展咨询会现场,一些海归因为没有工作经验而被拒之门外。

  当然,被拒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人力资源专家称,可能因为求职者“能力过剩”,或给人以不安定感,招聘企业怕日后留不住人,白白浪费了培养经费——这点在名校毕业生(无论国内还是国外名校)身上时有发生。“有的企业会直截了当地告诉学生,你学历这么好,不该到我们这里来,‘庙小留不住大和尚’,这透露着企业的不安,但也可能只是企业的客套话,实际上是你的能力没达到企业的要求。”专家提醒,学生要弄明白两者的区别,才能知道被拒的真正原因,以免忘乎所以,重蹈覆辙。

  现实中,国内企业对“海归”越来越持观望态度。一份针对企业方的调查数据更能说明问题,由于海归的国内工作经验较少,脱离国内环境的时间又比较长,只有35%的企业会在候选人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优先选择“海归”。智联招聘的另一组数据显示,近六成“海归”在国外进修期间有实习或工作经历,但工作经验与专业方向一致的只有42.39%,这意味着近3成的海归工作经验只是“粗打工”。对此,招聘专家的建议是,“海归”在积累工作经验时要有一定的方向性,最好集中在相对固定的领域内。

  不过,这并不意味着非要与所学专业百分百匹配,招聘专业人士提醒学生,别因专业使自己“画地为牢”。“越来越多的案例证明,专业与职业不对口的现象变得普遍,学生们要清楚,大学里所学的不仅是具体的一门技能,更多的是能力,比如沟通能力、演讲能力、逻辑能力,在今后的漫漫人生中,这些能力或许会比专业让你受益更多。”

  二线城市也有“最佳雇主”

  眼下,“工作地点”仍是归国留学生选择企业的重要考量,许多“海归”将北、上、广、深视为求职的不二选择。此次咨询会现场,徐州工程机械集团进出口有限公司、陕汽集团汽车工程研究院等国内名企,因为处于二线城市,导致部分海归没有去接他们伸出的“橄榄枝”。

  郭盛分析,人才流向二、三线城市将是人力资源市场上的长期趋势。一些中小城市现在发展很好,与一线城市的收入差距也在不断缩小,中国500强企业在内地城市建厂的数量也越来越多。内陆企业当中,每年都会诞生一批最佳雇主,待遇和工作环境都不错。“如今一个词很红,叫‘逆商’,在投资上讲究如此,学生择业时未尝不可借鉴,逆势而上,稳扎稳打,若干年后会有意外收获。”

  留学观察人士说,如果把留学视为一项长期投资,“海归”脱离国内环境的时间比较长,回国后只有先融入本土环境,为企业创造价值,才是考虑“投资回报”的时刻。

  33.97万人

  2011年度中国出国留学人员总数

  18.62万人

  2011年度各类留学回国人员总数

  81.84万人

  截至2011年底,留学回国人员累计达81.84万人。国内较好的经济形势是吸引留学生归国的主要因素。

  72.02%

  七成留学人员学成后选择回国发展

本文章关键词:德国留学预科 德国留学 留学预科 出国留学 美国留学预科 美国留学 英国留学预科 英国留学 韩国留学预科 韩国留学

留学114为您提供更多出国留学,国内留学预科更多信息www.liuxue114.com


上一篇: 澳大利亚留学生市场挑战依旧
            大利亚教育研究理事会最近发布的研究简报(《Joining the Dots》)显示,澳大利亚在国际高等教育留学生市场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目前在全世界排名第三。  澳大利亚教育研究理事会高级研究人员丹尼尔 …

下一篇:英国抬高签证申请门槛 留学生转投澳洲等国
       英国政府承诺将削减“数万净移民人数”,专家们认为,若不削减29.8万非欧盟国家的海外留学生,政府的这一目标肯定无法达成。英国布里斯托大学(Bristol University)副校长兼英国大学联盟(Universities UK)主…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114留学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114留学网发布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114留学网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114留学网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内容。

 
出国留学工具箱
 
 
 
相关留学新闻
 
友情链接

留学首页关于我们广告服务联系我们商务合作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11 WWW.LIUXUE114.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客服热线:400-6767-050 010-59792021 项目合作:13691570089

114留学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09067369号

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备案编号:1101085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