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留学预科 2+2留学 硕士预科 HND 3+1
中国政法大学出国留学预科
 
 
预约报名登记
 
学生姓名: *
身份证号:

预报项目:

*
联系电话: *
 
 
 
 
 
 

美国助教生活丰富多彩

一说在美国打工,人们想到的就是留学生在餐馆打工,描写这方面的文章很多。不过,像我们早期的留学生中,没有资助就很难签证,而且大部分人也没有 那个经济能力自己付学费。所以过来的留学生中大多是做TA (Teaching Assistant,助教)、RA (助研)的人。你每周要做助教,助研20小时。大学免你的学费,再每月给你800到1000美元生活费。这也是一类打工,在学校里的打工。经历也是酸甜苦辣,五味俱全。而我在美国大学里就做了6年的TA,其中有很多难忘的故事。
 
“疯子”教授与“廉价”讲师
 
九十年代末,我在马凯特(Marquette)大学数学系读研究生,同时做数学TA。以前的纷纷告诫我TA“K当教授的TA是最惨的。”教授又叫K“疯子”教授。因为他的姓读出来就像“Crazy”,加上他对助教的苛刻要求,使人觉得他就是一位教授Crazy-“疯子”教授。研究生们都想避开做他的TA。不过当谁TA的是系里定的,分到谁就是谁。和包办婚姻差不多,自己只能祈祷能福星高照了。
 
我第一个学期没有被分去做K教授的TA。虽然带我们的教授也不好,比较懒,总让我们做很多本来是他应该做的事。不过他对教学不认真,很敷衍了事。 所以也不要求我们做什么额外工作,自己学习的时间就比较多。助教一做一年,不会在春季随便换人。所以我当时我想,至少有一年我可以避开K教授。
 
可人算不如天算。春季一开学,我就被通知去做K教授的助教。正是“癞哈蟆躲端午,躲过了初五躲不过十五。”
 
K教授40多岁,一米六六,六七左右,个头小,平头,眼镜片后面的眼睛也小,不过很精神。见人永远是一副笑脸,只是并不给人和颜悦色的感觉。做起事来,你就发现他与别的教授大不一样。比如别的教授顶多就是让你去他办公室认识一下,布置一下就完了。他要专门开会,而且是开长会。还没有开学,他就来找我们开会 TA。他说得很多,事无巨细,不厌其详,定了不少规定。除此之外,他还布置数学题考我们,看我们是不是会做。他布置的,由TA在习题课里考学生的题quiz,我们都必须按照他的格式用数学软件打出来,不能用手写,而这种软件我们都没有用过,只得现学现卖。数学每TA周要上两次习题课(quiz),他 要我们在他面前试讲,看我们讲得怎么样。习题课他还亲自来听。整个感觉就是,他不信任你。
 
我们在中国学得那些东西,对付美国大学非数学专业的微积分那绝对绰绰有余。所以考试,试讲都是一次就好。习题课他也就来了一回,后来就不来了。我 以为他对我们放心了。后来有一次,他见了我,神经兮兮的招手让我过去,然后压低嗓门对我说:“学生们说你的习题课讲得不错。”然后笑笑地走开了。原来,他背后问学生看我们讲得好不好,看来他时刻都在监控着我们。
 
最难的是批改作业和试卷。他要求我们一字不漏的看学生的答案,哪怕有一定沾边,就要给分。美国学生写的字大多很难认,读一半,猜一半。好不容易搞 清楚了,又得考虑给多少分。“疯子”教授一般会在几页纸写上:某某题,提到A得1分;算出B得3分;列出正确的方程式C但算错了,得2分,题目问的是D, E学生解答的是,但解题正确,得3分;……等等。不过再详细,也不可能完全涵盖所有的可能性。常常碰到他没有提到的情况,这时,我们就得将试卷交给他。他眯上小眼睛,想上两分钟,然后在纸上写上这种情况给几分。
 
所以一到改卷了,我们就惨兮兮的了。别的教授考完以后,助教们大概有三四个小时就改卷完毕,做自己的事去了。但“疯子”教授的改卷,常常超过十个小时。而我们改学生的quiz也被要求这样一丝不苟地做。所以做他的助教, TA花在上的时间远远超过花在自己修课和学习上。而其他教授下面的TA ,大概就花三分之一的时间做TA就够了。
 
虽然TA们不喜欢他,学生却是很喜欢他。他热爱教学,很喜欢学生。有课的那天,他早晨4点多就起床, 5点多到学校,将备了无数遍的课再温习一次。 7点半进入教室,当8点钟开始上课时,他已经在长长的黑版上写上了密密麻麻的方程式和数字了。讲课时手舞足蹈,不时走动,很有激情。他对学生说“有人说我是‘疯子’(Crazy)教授,不是教授K。有点对,我是有点crazy。不过那是为了让你们学好数学。”他上课总是深入浅出,讲得很有条理。加上激情四射,像是在表演,而不是讲课。比起别的教授来,他布置更多的课外作业。他说,我讲课就像教你们打网球,你 们做作业就像练习打网球。教练说,正手是这么打,反手是那么打。简单易懂,可你就打不了。为什么?你没有练。你只有天天练,才能真正打好球。我在课堂上讲 的,你好像懂了,但你不一定会做题。只有多做题,你才能会做题。和打球一样,你要多练才能提高。所以学生对课外作业多也没有意见。
看来学生也喜欢人家鞭策他们,只是要用他们接受的方法。而“疯子”教授似乎很懂得怎么让学生听话。学生都喜欢他,选他的课的学生总是最多的。
 
期末结束,我松了一口气,至少一个暑假不用与"疯子"教授打交道了,可以专心做自己的实验了。虽然下学期可能还会给“疯子”教授当助教,不过熟悉了他的东西了,而他也开始信任我们了,应该要轻松一些了。
 
不过这种舒坦的日子并没有持续太久。放假不到两个星期,就收到系里管助教的教授的信B。B教授也是40多岁,中等个头,头发有些花白。说话很柔和,面带那种很善良真诚的笑容。从来没有见他高声说过话,绝对的好人一个。他是管研究生的,也负责安排TA,研究生的资助。暑假中他会给幸运的研究生会陆续发送TA通知书。
 
B教授对我们这样的外国留学生也很和蔼。在化学系,如果学生抱怨的英文太差TA, TA系里管的教授或职员会找你谈话,或让你去修给外国TA开的英文课。本人就被迫去修过两次英文。 B而教授从来没有做过这种事。为什么呢?有一次开学研究生开会,他说了一番话,让我知道了答案:“你们英文不好,学生可能要抱怨。不要紧,慢慢改进就行了。学生永远都会抱怨的。我是生在美国,长在美国的。可是,我刚当教授那几年,常常有学生问我: ‘你是那个国家来的?’(Which country are you from?)。”所有他特理解外国的处境TA,对此类抱怨一概不与理睬。
 
B教授对我还是挺好的。一年以前,我从化学系拿了学位过来学计算机时,他的第一个TA通知书就是寄给我的。
 
这次他这么早来信了,看来我的又有着落了TA。可是当我漫不经心地打开信一看,却让我大吃一惊。 B教授说系里决定我下期不当TA,而是做讲师的工作。就是自己开一门课,教40几个学生,没有助教,自己上课,还要自己上习题课。就像又当教授,又当自己 的TA。我在美国除了上过习题课和实验课,从来没有给学生上过正式的课。怎么讲,根本没有谱。还要备课,上讲台一章一章地讲,上习题课,答疑,出考卷,quiz出,改考卷,改quiz等等,全部要自己做了。这可比给"疯子"教授当助教还要累,要花多少时间啊?我还是全日制的学生啊。这才刚出虎口,怎么又入狼窝了呢?而给的钱和助教一样多,每月$ 850!
 
我想了几天,觉得不能去。因为那样的话,我就没有时间读书了,影响了学习,完全不值得。我决定不接这份吃力不讨好的工作,自己拿点钱,再打点工,自己付学费读。我可以早毕业早挣钱,比在学校浪费时间好多了。咱穷是穷,但也不为这"五斗米"折腰。
 
我给教授发了email B说我不愿接这个位子。B教授急了,给我又是发email,又是打电话,半求半逼让我接受。他说因为找不到人才找我,我如果不接,他就开不出课了。我只好和他谈了一次。他说,学生和教授对我的反映都很好,系里才特地让我担当一门课的重任。而且还只有我一个人有如此殊荣。看他焦急的样子,为了不使他为难,也是感谢他对我的一贯信 任,我最后勉强接下来了。B不过教授答应给我每个月涨40美元,每月从850美元到了890美元,说这是他的权力极限。
 
就这样,当上了美国大学微积分讲师,每月$ 850美元,外加减免学费,可能是美国最廉价的大学讲师了。
 
还没有开学,我就开始准备,花了大量时间备课。开学后,我就走马上任了。果然不出所料,这份工作极其辛苦。 TA的工作一般是安排每周不超过20小时的工作量,而我每周都得花上30小时才能完成。不过我这人就是要么不做,要做就要做好。B教授可能就是看到了我这一点,就赶鸭子上架式地将我送上了讲台,反正你会好好做的。结果我天天忙教学上的事,要到晚上九点多才能看自己的书,做自己的作 业。如果有考试,那么我几天都不能看书,只能靠周末看书。天天都觉得很累,身体感觉特别不好。
 
K教授还在教他的课,在教学楼里还是经常碰到他。他有时问我:“教得怎么样”,当我抱怨说,一个人教一门课太难了。他说:“你没有问题的。B我早就和教授说了,你肯定行!”。我心想,你这好话可把我害惨了,我现在已经被整得要了Crazy!
有时太累的时候,竟怀念起给“疯子”的教授当TA "美好日子"来了。那时至少不用操心怎么讲课,怎么出题,怎么改卷吧?做事还有几个人一起做,发牢骚还有共鸣者。现在到好,孤家寡人,什么事都是自己做, 累得要死,还无处可以说。真羡慕那些现在给“疯子”教授当TA的人来了,自己过去竟然“身在福中不知福”。
 
不过欣慰的是大部分学生还满意我的教学,学得也还不错。 B教授见面也常常提起学生说我的好话。在完成教学的同时,也修完了我的硕士学位的全部学分。
 
有缘和Jason
 
Jason白白的脸,斯斯文文的。一米八的个头,身材不胖不瘦,眼睛不大但很精神。他是文科学生,不过也要修数学,而且是和那些学理科或工程的学生一起学,只是要求不一样,人家要拿B,他只要拿个D就行了。
 
K他选了教授的课,而我当时正好给教授当K TA。他被分在我教的一个习题课班上。所以也成了我的学生。他总是提前几分钟到教室来,一个人静静地坐在后面靠边的位子上,从来不问问题,也不说话。慢慢 地我发现Jason学数学很吃力,知道解一些很简单的题,但稍微难一点就不行了。考试quiz一团糟。不过他学习还是蛮努力的。虽然很少在我答疑时间来问 我,但我经常看见他去问K教授。K而教授也总是很耐心给他讲解,而且很会鼓动人,让学生觉得个个都可以成为解题高手。不幸的是,Jason问得不少,可是考试时还是老做不对。批改考卷,每当改到的卷子时Jason, "疯子"教授总是大摇其头:“怎么这么简单的题都不会呢?”。 “这种题我都和他说过很多遍了,还是不会。”结果每次Jason就只能得40几分,有时甚至30几分。 D得也要到60分左右才行,所以期末总评得了一个Jason F。“疯子”教授再热心帮助,也还得面对现实。
 
第二学期,我被分配单独开课。第一次上课,我上讲台一站,发现也坐在下面Jason。因为数学没有拿到D,他只好再来修数学,不然他就很难再读下去了。不知为何这次他怎么没有去“疯子”教授那里,而跑我这里来了。就这样,我和Jason “第二次握手”了。看来我们有缘分。
 
Jason还是那样,不说话,认真听你讲。只是你不知道他听懂了没有。偶而也在我的答疑时间来问问我,看得出他很用功。不过我发现他越来越问那些比较难的 题目,因为那是他的最弱的地方。但是他还是对解那些题力不从心,对我的讲解不太理解,因为他的基础不好,很难搞懂那些题。不过成绩似乎比K在教授手下好一些了,Quiz考试总考个50分左右。三次考试下来,加上quiz,他的平均分在52分,比在"疯子"教授那里时要好。我用的是四次考试取三次好的平均55分以上为D。算了一下,他的最后考试要是在62分以上,他的平均成绩就会在55分以上。这对于从来没有考过60分的来说Jason,难度不小。
 
其实我不喜欢这种将理工科学生与文科学生放在一起上数学课的做法。因为理工科学生数学基础好,文科学生则基础差。讲起来很难找到一个平衡点,既让理工科学生吃得饱,又让文科学生跟得上。而且数学的特点就是,你基础好,个个题你都解得出,轻轻松松拿高分;你基础差,个个题就都难了,可能一下就不及 格。因为数学答案是一定的,对就对,错就错。不像文科写文章,没有标准答案。得高分难,不及格也难。虽然文科学生只要得D就行,可要是半懂不懂,做对55-60%也是不太可能的。我采取了过去在北大读书时,教授考我们用的方法, 60%的基本概念题, 20%有点难度的题, 20%的难度题。这样大家都照顾到了。
 
转眼就要到期末考试了。那天我在办公室准备期末考试的试题,到了答疑时间, Jason来了。显得有点心神不定的样子,也没有带书包来,看上去就不是来问题的。果然,寒喧几句后,他就切入主题。他让我帮他分析一下,他这次考D的可 能性有多大?如果太难了。他想现在就退出(Drop)这门课,一来成绩单上就不会出现他修了这门课,得了一个F(学校对你修几次有限制),二来,他可以将时间用在别的课上。
 
Jason两次修课都在我的班上,我对他是比较了解的。我考虑了他的情况,他不是很聪明,至少数学上,他不可能学得特别好。但是,他也不是一窍不通。对于 基本的东西,他还是理解的。简单的题还可以应付,但是复杂一点的题目,他肯定是做不出来的。过去,他很努力去学解那些难题,动机很好,但是效果不好。我认 为他应该重点抓基本的东西,放弃难题。
我对他说了我的看法。我说,你现在一定要考上62分以上,才可能拿D。以你的实力,是可能的,但不容易。你对数学的基本原理的理解还可以,但是你 的数学基础不太好,所以稍难一点的题你有困难。这方面也不可能短期内改变。我认为,考试是既要考核学生的基础知识,又要考核学生学得深度。所以我出题会主 要放在对基本原理的理解上,这方面的题是你们应该掌握的,大概在60%。然后有一些稍难一些的,你们应该可以运用学到的原理做出来,这类题占20%。最后 是比较有挑战的题,考查你们学得有多深,也起一个拉开分数的作用,占20%。要想得A,则必须得答好这部分。你的目的是62分,所以你复习是要集中精力在 基本部分,将那些容易的题搞清楚了,争取拿下60分中的大部分,在容易的题上拿的分和难题上拿得分是一样的,第二部分,你争取在拿一半分,第三部分,能做 多少做多少。这样你就应该在62分以上了。所以不论是复习还是考试,重点在基本的东西,不要在难题上花太多时间。其实我一直就是这样出题的,只是你们可能没有意识到。
 
Jason听了,紧锁的眉头慢慢地松开了,不挺地点头。说他一定好好复习。走得时候显得自信多了。
 
为了公平,第二天上课时,我将出题的原则给大家都说了一遍。让大家自己根据情况来掌握复习重点。
 
期末考试那天, Jason早早就来了,看起来轻松自信。卷子发下后,大家埋头做起来。教室里静悄悄的。陆续有人交卷了,还在全神贯注地做着Jason。一般他都在最后一 个交卷, Jason这一次在考试时间还剩十几分钟时交了卷。走时对我笑笑,神态很自信。说了声“谢谢你”,还特意伸手过来和我握手。
 
改卷时,发现Jason的基本题大部分都对了,中等难度的题也对了一些,难题稍稍做了一点点。结果考了一个67分,比要求的5分62分高。最后总评为D。
 
真为Jason高兴,他终于考了一个D。
 

考完了, Jason就回家度假了,而我硕士毕业离开学校了。后来也没有再看到Jason。不过我相信,当他看到这个成绩,他也会很高兴的。 

上一篇:
下一篇:

 

学校地址:研究生院:北京市海淀区西土城路25号 本科生校区:北京市昌平区府学路27号

咨询电话:400-6767-050 010-59792290 值班:13552002836

Copyright @ 2013 WWW.LIUXUE114.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留学预科 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国际预科 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出国留学

版权所有 京ICP证 040377 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