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留学预科 2+2留学 硕士预科 HND 3+1
中国政法大学出国留学预科
 
 
预约报名登记
 
学生姓名: *
身份证号:

预报项目:

*
联系电话: *
 
 
 
 
 
 

触爱与教育部推出“在家就餐”计划

  民以食为天,美食不仅能成为新加坡人与外国人之间的文化与友谊桥梁,有时更能带给游子一丝家的温暖感觉。

  多年来,教育部每年从多个亚洲国家招收不少品学兼优的外国学生前来本地就读中学、初级学院及大学。其中,来自中国的留学生占不小数目。

  这些中国学生多数是第一次到外国生活,除了需在思乡情绪与学业之间辛苦奋斗,也必须学习适应陌生的异地文化。

  为了协助这群年纪轻轻的学子渡过“痛苦”的适应期,触爱国际社会服务(简称触爱)与教育部从四年前起,联手为外籍学生推出“在家就餐”(MEALS)计划。

  通过这项计划,至今已有超过1600名中国学生在超过300个新加坡家庭的款待下,享受了最道地的家庭式本地佳肴例如咖喱鸡、肉骨茶等。

  触爱总经理黄念松受访时说,当初教育部与他们接洽,探讨如何与外籍学生进行更多交流时,大伙提了很多建议,最后觉得最好的方式就是邀请学生到本地家庭用餐。

  黄念松说:“我也当过留学生,高中毕业后前往英国读书,在那里生活了七年。当时没有Facebook、Skype等能与家人轻易保持联络,只能靠一周一次的电话缓解思乡之愁,所以每当受邀到当地同学的家中做客,我都特别开心,因为有‘回家’的感觉。”

  正因有同样的经历,黄念松希望通过“在家就餐”计划,将“家”与“美食”结合,让外籍学生通过美食对本地有更多认识的同时,也能感受到本地家庭的温暖。

  黄念松过去三年都积极参与这项计划,至今举办不下15次聚餐,招待超过60名年龄介于17至20岁的外籍学生。

触爱的四名义工李秀慧(白衣、后排左起)、罗达川、张丽萍及陈振良希望通过“在家就餐”计划,让自己负责的外籍学生品尝道地的新加坡美食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家的温暖。(邝启聪摄)

  然而黄念松坦承,鼓励新加坡家庭参与这项计划并非易事,因此他将“推广目标”转向触爱的众多义工,所幸一些义工在了解这项计划的出发点后,都乐意参与。不过,他也透露:“由于参与的家庭每年都需在家中为外籍学生举办三次聚餐,因此各种因素如工作忙、周末需照顾年幼孩子等,使得时不时就有一些义工退出计划。”

  陈振良(37岁,中学教师)曾参与这项计划,但过后因工作忙碌暂时退出,今年他重返义工队伍。

  他解释,要参与这项计划多少面对了一些“挑战”,例如时间安排、文化差异等,而且也因自己的华语“没有很好”所以有时与中国学生在沟通上“不能很顺畅”。

  不过让他决定“回返”计划的主要原因是,他认为这个计划很有意义,更何况他喜欢下厨,也很好客,更希望能帮助年轻的外籍学生尽快习惯本地的生活,喜欢上新加坡。

  由于每次需招待四五名学生,对于独居的陈振良来说,在食物、餐前活动安排上会面对一些局限,因此他在今年也鼓励友人加入,四人联手为个别负责的10名外籍学生在除夕前与元宵节前办两场家庭聚餐。

  也正因恰逢农历新年,因此这个活动特别能为“每逢佳节倍思亲”的外籍学生解乡愁。

  来自江苏南京,已在本地生活半年,目前就读大学预科班的的韩子健(17岁)说:“今年无法回家过春节,因此这个活动多少能弥补无法回家的遗憾,虽说跟真正回家不同,但通过这样的活动还是能感受到一丝家的温暖。”

  来自江苏常州的周旖忞(17岁)则认为:“这样的活动让人有一种就算与没有血缘关系的同学、新加坡家庭聚在一起,还是能感受到家庭的氛围。这也让我们知道,在新加坡还是有人关心我们,能给我们依靠。”

  周旖忞对从来没品尝过的“捞鱼生”留下深刻印象。“在这里虽身处异地,但每个人都对新年有个期盼,对自己、家人或朋友都希望能送上祝福,我觉得捞鱼生多少能够满足这一点,让我们有机会送出自己的祝福。”

上一篇:
下一篇:

 

学校地址:研究生院:北京市海淀区西土城路25号 本科生校区:北京市昌平区府学路27号

咨询电话:400-6767-050 010-59792290 值班:13552002836

Copyright @ 2013 WWW.LIUXUE114.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留学预科 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国际预科 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出国留学

版权所有 京ICP证 040377 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