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留学动态
作者:佚名来源:中国政法大学预科发布时间:2014-01-07 08:47:57点击量:
其实对于去美国的留学生而言,竞争对手并非是那些美国人,而恰恰是与你有着相同教育背景以及成绩的申请者,往往这个容易让人忽视。当你们语言成绩以及GPA都比较接近的时候,招生委员们讲怎样作出判断?他们又是怎样来衡量一个学生的能力而进行选拔的呢?
《大学钩子》这本书中曾经把申请大学比作一条凳子的三条脚:一条是英语成绩,第二条是平时成绩。还有一条是学生的兴趣、实践和激情,也就是作者笔下的“钩子”。要获得美国招生委员的青睐,首先就得保持着三条脚的牢固且平衡。也许对于想要申请好学校的学生来说,成绩都差不多,因此第三条脚就显得尤为重要,如何发挥好自己的“钩子”作用就是让你在众多申请者中脱颖而出的关机所在。
由此可见,当分数成为多数竞争者手中的敲门砖时,文书则成为了展现自我特色、表现“钩子”作用的最好方式了。很多人会认为一份“完美”的文书就能换来满意的申请,其实不然,在中国人看来获得各种奖项是对学生优秀的体现,但是美国和中国的国情不同,并且美国大学在挑选学生的时候更倾向于去考虑学生的内心所在而不是一个个罗列出来的奖项。自吹自擂的做法很不明智,可能会英气质疑,引起招生官的反感,反而适得其反。
在申请时,学生应对自己所申请的专业有一定的了解,材料中也应展现自己对该学校的专业兴趣所在。申请时学生可以从一个微小的部分来阐述自己的收获而展现个人生活理想,这样反而能引起招生官的兴趣,让他们明白你不仅仅是因为一个排名而选择了这所学校这个专业而已。
展现自己的个性不仅给招生官一个选择你的理由,更是为通向成功申请铺设了一条光明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