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免费咨询电话:400-6767-050 免费留学评估表 收藏114留学网
留学首页 | 留学预科 | 留学动态 | 美国留学预科 | 英国留学预科 | 北京留学预科 | 出国必读 | 留学政策 | 留学生活 | 热门专业 | 海外精彩 | 海外名校 | 带薪实习
 
 
您现在的位置: 留学预科网 >> 美国留学 >> 美国留学动态 >> 正文

留学海外 美国安全教育侧重演习

转摘:出国留学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1-6-7

  

    有时我们上课正听得津津有味的时候,安在墙上的火警报警器突然闪起刺眼的白光,所有的同学都放下笔,在班里排好队。

  ◆行者视线◎雷天杨(出国留学)

  世界上什么东西最值钱?黄金还是白银?不!生命最值钱。美国人从小就从爸爸妈妈那里懂得了这个道理,大人们也会通过各种活动对小朋友们进行安全教育。

  美国学校的演习很多,几乎每个月都有多次演习活动。

  俄亥俄处于美国中东部地区,龙卷风是常见的自然灾害。因此,在辛辛那提,龙卷风演习是挺多的。尽管我们经常听到警报的尖叫,但我只赶上了一次真正的龙卷风。不过州里并没有因此掉以轻心,从幼儿园到大学,龙卷风演习是必不可少的。我就赶上过好几次学校里的演习。这种演习有时会提前告诉老师,有时就是突然在上课时进行的。每当警报响起时,我们都会立刻站好队,不到一分钟,一个班就可以有序地从教室里出来。然后大家就贴着走廊的墙坐下,安静地等待。直到校长和有关人员检查通过后才可以回班继续上课。没人认为这是一场大游戏,大家都会好好地配合。尽管有时个别男生管不住自己的嘴,悄悄说笑,但是老师提醒一下,他们就会安静下来。

  辛辛那提大多数房子都是木头建造的,包括我们学校的教学大楼也有很多地方是以木头为材料修建的。所以,“防火求生”也是一门必修课。

  美国红十字会经常来人给我们讲防火安全课。他们把枯燥的各种火场求生方法编成一个小话剧,再请一些同学上去一起参与互动表演,这样就教会我们:做饭时着火怎么办?睡觉时着火怎么办?……另外,消防队也会派消防员来讲消防课。让我意想不到的是他们竟然开来了一辆丹麦产的全新的沃尔沃云梯消防车。讲完课后还带我们去看那辆高大无比的消防车,并且告诉我们这个机器是怎样救人的。目的就是教我们万一你遇到火灾了,怎样配合消防员把自己救出去。这辆救火车非常高,光车轮就快和我一样高了。驾驶室后面有一个水箱,里面装有消防水龙头。在水箱后面还有一个指挥室,上面是云梯。看着身着制服的消防员站在自己的消防车前给我们讲课,真酷!谁都羡慕得不行!

  当然,防火光说不练是不行的,防火演习是必不可少的。有时我们上课正听得津津有味的时候,安在墙上的火警报警器突然闪起刺眼的白光,所有的同学都放下笔,在班里排好队。然后按照指定路线撤出教学楼,在指定地点集合好。要知道这些刺眼的白光在浓厚的烟雾里也能看得一清二楚。和龙卷风演习不同的是,龙卷风是必须躲在楼里,而火灾是必须跑到楼外去。

  最刺激的就是校园枪击案演习了。因为美国是允许私人携带枪支的,所以在学校大门口都贴有“严禁带枪”的警告标志。开始我觉得很恐怖,因为大街小巷到处都可以看到这样的标志。但时间长了也就不害怕了。不过,要是真遇上了枪击案,我还真不知道该怎么办,还真要人教教我。幸运的是,我经历了一次这项演习:一天上课时,突然广播说要进行校园枪击案的演习。老师马上组织自己的班级,让学生把灯关掉,然后把门锁上。所有人都躲在离门最远的一个墙角,安安静静地坐着,目的是让坏人觉得班里好像没人。然后一层的同学迅速地从窗户翻出去,二层以上的同学就静静地等持枪者离开本层后,再悄悄地快速撤出去。听我的班主任说他以前就见到过有人冒充谁的爸爸,带着枪进了我们学校。但是那天刚好有一个警察在我们学校讲课,所以马上就把那个人带走了。

  每次演习前我都有点兴奋,但是我看美国小孩们都已经习以为常了,他们都知道该怎么样做,但也没有流露出“我会了”的感觉,重要的是保护好小命。正是因为这么多的安全教育,才使小朋友们在没有大人的帮助时也能获得救助。要是中国的学校也能有这么多的演习该多好呀!

  生命第一,演习不是游戏!

  一些家长,为了让孩子更好地学中国汉语,公休日,常常带孩子到中国城游玩,因为中国城讲的是汉语。

  韩国人走出课堂学汉语

  ◆我在国外◎吴文(出国公干)

  老板派我到韩国办事。在首尔办完公差后,我给韩国的同学朴打电话。

  我们已几年不见面了。朴在中国留过学,是我的大学同学。虽然几年没见面,但他经常给我打电话。国际长途话费贵,可朴每次与我通话都不少于十分钟。我对他说,话费贵,以后咱们说话简明点,节约话费。朴说,这是我的学费,再贵也得交。原来,他怕汉语生疏,才常给我打电话说汉语的。

  电话里,朴问我现在哪里?我说在首尔。明天有空吗?我清楚明天是星期六,但我还是要问他有没有空。朴迟疑一下说,你能来仁川吗?我估计朴周六也有事。首尔离仁川不远。我说行,到哪里见你。朴说,就到中国城吧。中国城在京仁地铁仁川站附近的北城洞一带,出地铁站后,打的就行。

  坐上地铁,没多久我就到了仁川。我按朴所说,打的去中国城。

  这是一座旧城区,中国城的历史悠久,从1884年清朝设领事馆时起,就是华人的聚集地。朴在中国城的共和春炸酱面馆等我。共和春炸酱面馆,创于1905年,是一家历史悠久的中国餐馆。共和春炸酱面馆,中国饮食文化很浓,不但美味是中国化,连大楼的建筑,也是中国化。朴说,咱们先吃点东西吧。我客随主便,跟着朴走。来到一张餐桌前,只见餐桌旁坐着几个人。朴指着一位青年人对我说,这是你的同乡。原来,青年人是在韩国留学的。朴又介绍另三位年纪较小点的小伙子。他们是学生。朴叫我先点自己爱吃的。我对服务员说,我要一份炸酱面。朴又叫三位学生自己点吃的。一位瘦点的学生用很口吃的汉语说,我也要一份炸……炸……他像结巴人说不出话那样,急得满脸通红。在旁边的留学生轻轻地说,炸酱面。瘦学生顺着说,炸酱面。瘦学生说顺了,我们都笑了起来。朴说,这是他第一次用汉语跟中国人交流。我说,说得不错。瘦学生笑了……

  吃完东西,朴叫留学生带那三个学生去买单,并说,让他们自己结账,多接触,多交流,汉语说起来就不口吃了。原来,朴是带学生到这里体验汉语的。

  仁川中国城,不但是一个旅游美食的地方,而且还是韩国人实践与体验中国汉语的地方。如今,学中国汉语,在韩国很流行,一些家长,为了让孩子更好地学中国汉语,公休日,常常带孩子到中国城游玩。因为中国城讲的是汉语。孩子们在中国城的一切活动,都可以用汉语与对方交流。

  走出炸酱面馆,我看到附近的商店,有不少家长带着孩子在店里买东西,卖东西的中国人,说着流利的中国汉语,孩子们说着“半桶水”的中国汉语,流利的与“半桶水”之间,常常弄出一些意想不到的笑话,引得大家都哈哈大笑。

  此时,那位中国留学生走过去对朴说,我是不是带同学们先走。朴说,行,咱们中午十二点半在共和春炸酱面馆门口集中。

  朴告诉我,如今,他们这里流行汉语热,中国城成了汉语热的实践地与体验地。每每公休日,不少父母都会带孩子到中国城来体验汉语,有关部门也推出到中国城实践与体验汉语的活动。从去年十月份起,一些学校就请中国留学生当老师,带领学生到中国城体验汉语。每个汉语老师只带三名学生,由汉语老师指导学生在中国城的一切活动,并在所有活动中,传授学生正宗的中国汉语。这种活动,很受爱好汉语学生的欢迎。

  中国城的中国文化很丰富,不但说的,吃的,买的,玩的都是中国文化,还有看的。我们来到三国演义壁画街,这里无处不荡漾着浓厚的三国文化,学生们不但能在中国城说汉语,也能在中国城感受浓浓的中国古典文学,中国城,真是一座中国文化之城……

  公园里的垃圾箱旁边还会有一个箱子,在它的上方有一个装袋子的地方,这是为遛狗人准备的收集狗粪用的。

伦敦 公园里多设狗厕所

  ◆切身体会◎淡淡的清茶(出国旅游)

  在伦敦期间我游览了这城市里大大小小的、著名的、普通的公园,给我感触最深的是:无论是行走在林中、奔跑在草地上你都踩不到狗屎。这里的人特别喜爱晒太阳,草地上躺满了就地而卧的晒太阳族。而且这里的草地任人坐、卧、跑。为了避免尴尬的事件发生,政府也十分注意环境卫生及狗屎的管理。

  当你走入任何一座公园会看到在垃圾箱的旁边还会有一个箱子,那就是收集狗粪的箱子。在它的上方有一个装袋子的地方,这是为遛狗人准备的收集狗粪用的。在一街心公园里,一位遛狗的老妇人就急匆匆的跑到那里取出口袋,跑回小狗身旁捡起狗粪扔回收集箱里,自觉地保护了环境卫生。最让我感到新奇的是在有的公园里还建有狗厕所。小小的狗厕所有矮矮的围墙及入口,里面的设施一切都适于狗的身体条件。我还看到小狗自己跑到那里进行如厕。我深深地感到这虽是一件小小的人性化设施,但却体现了强烈的环保意识。

  再有,就是这里民众的人文素质是高的,无论是老幼妇孺都会自觉地遵守这一道德规范。没有人将这一规定熟视无睹,不去执行。正是因为众人遵守这一规定,所以无论是大街小巷、公园绿地你可放心大胆地往前走。

  对比国内那差距就太大了!我曾居住在一街心公园旁,那里有古老的土城及青青草地。但是,凡是在此遛弯儿的居民都视草地为雷区!那就是你进入那里出不了五步就会踩到“地雷”狗屎!尤其是带小孩的人对草地都产生恐惧感,因为,刚会走的婴幼儿看到草地会欣喜地跑过去,大人一不小心没拦住,几步之后就见孩子扑倒。那就是狗屎的作用!孩子此时鞋上、身上、手上沾满了狗粪!大人是又生气又无奈。不得不恨恨地抱怨几句:“你们这些遛狗人就没点道德吗?!”

  我希望我国也要学习人家人性化的设施,在遛狗多的地方多建几个狗厕所。也希望国人能提高素质自觉地注意环境保护,少放点“地雷”!让大人孩子也能放心大胆地嬉戏在那青青草地上!

  没有行人,没有监控摄像头,更没见交警,你为什么还要等那个绿灯?司机朝我笑了笑说:“这就是法律!”

  德国,遵守交规一丝不苟

  ◆海外传真◎严涛1949(曾旅居国外)

  在国内驾车出行时,常常能碰到一些司机不能认真遵守交通法规的情况,甚至有的司机投机取巧,有空子就钻。比如说,在一些没有设监控摄像头,也没有交警的十字路口,只要路面情况允许,有人就会明目张胆地闯红灯!在有过街人行横道的地段,也时常能见到个别司机毫无顾忌地与过街行人抢道;在高速公路上没有设监控摄像头的路段,总有些司机不按限速规定而超速行驶。

  德国人办事认真、一丝不苟,甚至有些“较真儿”,这在世界上都是出了名的。他们的这些特点表现在遵守交规方面也很突出。我曾多次去德国出差,对此深有感触。

  记得有一次在法兰克福,我从中国银行法兰克福分行办完事后,乘坐出租车返回下榻的旅店,途经一条较窄的马路,这条路上有供行人横穿马路而设置的“斑马线”(人行横道线)。为了保证要横过马路的行人的安全,这里也设置了交通指挥信号灯,而控制信号灯的不是警察,也不是电脑,却是要横过马路的行人。当没有行人要横过马路时,指挥汽车的信号灯就总是绿灯亮着,而指挥行人的信号灯就始终是红灯亮。如果有行人要横过马路时,只要按一下人行道边上一根电杆上的按钮,交通信号灯就会在几分钟内发生变化:汽车被禁行,而行人可以通行。这时,行人就可以放心大胆地沿着“斑马线”横过马路了。当然,行人通行的时间也是有限制的,电子显示屏会显示倒计时的时间,当时间到时,交通信号灯会自动恢复到允许汽车通行而禁止行人通行的状态。如果后面又有行人要过马路,并再次按了那个按钮后,计算机会根据当时汽车流量等情况自动调整交通信号灯变化的时间。

  那天,我乘坐的出租车恰好在一条人行横道前遇到了红灯,有两个行人正在横过马路。当他们走到马路对面的人行便道上时,我并没有看到还有要过马路的行人,整个人行横道线上此时空无一人,可交通信号灯的自动变换时间仍没到。我特别注意观察了一下,这里似乎没有安装监控摄像头。这时我看到,所有停在交通信号灯后面的车辆都在静静地等待着,没有一辆车闯红灯,也没有一辆车越过或压上停车线。我问那位出租车司机,既然已经没有行人要过马路,这儿又没有监控摄像头,更没见交通警察的影子,你为什么还非要等那个绿灯,而不肯开车走呢?他耸了一下肩膀,朝我笑了笑说:“这就是法律!”

  还有一次,我乘小汽车从波恩去汉堡办事,开车的也是位德国司机。德国在世界上是高速路不限速的极少数国家之一(少数个别路段仍有限速),但德国的交通事故率却相对较低。一路上,只要是不限速的路段,这位司机就把车开的飞快,时速都在160公里以上,甚至更高。可一旦见到有限速提示牌,他就会毫不马虎地将车速降到规定的标准,而绝不会超过一点点,等过了限速区,他又会把车速再提上去。我观察到,这里高速路上的行车秩序非常井然有序,大货车和小轿车各行其道,我看到那一辆辆的大货车都是规规矩矩地排着队靠外侧道行驶,我在一路上都没有见到有大货车占用快车道强行超车的现象。而在国内的高速路上,就常常能看到为了超车,两辆大货车占用两条车道“并驾齐驱”,可后面的小轿车却被堵得排出好几公里的现象。

  我想,虽然德国高速路的大多数路段不限速,可交通事故发生率又相对较低的主要原因之一应该是,德国人在遵守交通法规方面所表现出来的那种自觉性,那种认真劲儿,还有那种一丝不苟的精神。

  一件宽得不能再宽的肥大服装,被一条别致的腰带把它变瘦了。

 在京都感受和服

  ◆环球掠影◎王云峰(出国公干)

  认识和服,我最先是从电影电视里看到的。后来,我又从书上进一步认识和服。《魏志·倭人传》中曰:“用布一幅,中穿一洞,头贯其中,毋须量体裁衣。”不用量体就能做出美丽的衣服,看到这,我被和服的奥妙吸住了。心想,有朝一日,一定要好好地看看这奥妙的和服。

  机会终于来了,老板派我出差日本,办完老板交待的事后,我开始游玩。我向日本朋友提出想看看和服。朋友说,今天去京都游玩,那里你就可看到和服。

  京都,是一座千年古都。这里,传统与现代相互交映。传统的文化,我不但看到著名的古建筑物(有17座古建筑物被列入世界遗产),还看到历史悠久的服装——和服。不论是走在京都的古式名寺,还是在现代化的大街道上,我时不时地看到人流中身着传统和服的男人女人。

  和服,是日本的传统服装。据说,日本绝大多数人属于大和民族,故取服装为和服。和服的功能与世界上所有的服装一样,护体、保暖。除这之外,有人认为,和服是一种文化艺术很高的艺术品。

  在京都,我近距离地观赏了和服。感到这的确是一种设计较简单的服装,平平宽大的“又”字口,代表了衣领。看惯了现代有领的衣服,我脑海里被“领”占领着的思维,乍一看和服,对没衣领,本能地感到它缺少了点什么,但再仔细看看,没领的和服,整体设制,并没缺什么。相反,没领倒增加了那个代领的“又”字口的美丽魄力。最令我感叹不止的是女式和服,它不但色彩艳丽,而且式样也很讲究,宽宽的领口,大的袖口,大小适当有致的腰带,把日本女人打扮得美轮美奂、淋漓尽致。特别是那条腰带,把肥大的“桶服”,轻轻一束,女人的气质与韵味立即升起,令人感叹不止。

  看着身穿艳丽和服的日本姑娘那婀娜多姿的神韵,我感叹地对随行的日本朋友说,我真佩服你们的祖先,一件宽得不能再宽的肥大服装,被一条别致的腰带把它变瘦了。朋友笑着说,我听说,和服的不断改造,功在你们中国啊。相传,奈良时代,日本国派使团到中国,受到唐朝皇帝的接见,唐王赠送了不少朝服,这批衣服被带回日本后,大受欢迎。后来,模仿唐服式样的服装渐渐出现,最后发展成主流服装,可以说,日本和服,源于你们的唐服啊。和服是否与中国的唐装有相关,我没查史料。但作为一种历史悠久,至今仍然能保持下来的传统服装,日本人的执着与偏爱精神,令人佩服。

  走着说着,我看见两位身穿和服的日本女人朝我们这边走来,她们脚着白色棉袜,穿着日式人字形的木屐,她们迈着细步,走路如跳舞,手里拿着一个精致小包,头发飘荡,既有现代都市女性的时尚潮流(小包与不梳古式头发),又有不失传统的文化。日本朋友告诉我,女人穿和服,走路的脚步是不能迈得过大的,否则,就会被视为没规矩……

  看着身穿和服,严守传统规矩,又压不住时尚潮流的日本青年女性,我想,也许,这就是传统美与时代美的碰击。传统美的和服,正在悄悄地起变化。

  美国人见面打招呼一般为“你好吗?”而回答通常也是“非常好”、“不错”

  美国的“好”文化

  ◆国际礼仪◎frank80(出国留学)

  我初到美国的时候自我感觉真的非常良好,学校很多教授对于其学生的作业通常以“非常不错”或者“很好”来进行评价。这对于缺乏自信或者是不感兴趣于学习的学生来说是绝对有效的强心剂。但是过了一段时间我就发现,原来我周围同学所有的作业都会有这样的评价,最差也是“很棒,我知道你已尽力”。试问如果每个人的作业都是这样的话那这些“很好”还有什么意义可言。

  到后来所有的教授无论把“好”评价写得如何龙飞凤舞,我都会持有麻木或者怀疑的心情去接受,说实话如果可以我更希望他们和我谈谈作业里的不足之处。教我课程的一位老师现任于《太阳报》做记者工作,经常会在下发作业或者私下辅导的时候告诉我,我的观点有多好写作有多么新颖,但是无论如何我都认定他只不过是给一个外国留学生一种鼓励而已。直到我把一篇新闻观点稿邮寄到一家报社并发表的时候,我才相信美国人所说的好并不只是流于形式或者鼓励。

  在生活中也是如此,美国人见面打招呼一般为“你好吗?”而回答通常也是“非常好”(great)、“不错”(fine),甚至连还好(not bad)都不肯地说。就算我们刚刚完成了一个很烂的演说,你的朋友们依然会拍拍你的肩很中肯地说,“刚才对于某某段的演讲真精彩”。哪怕是被老板叫到办公室来批评,上司们也常常是用肯定你的工作态度开始的。这不得不说对于自信的培养是有莫大的好处,正如美国人口头上长挂的那句话:“你不自信就不要想得到别人所给予你机会的权利。”

本文章关键词:美国留学预科 留学预科

留学114为您提供更多出国留学,国内留学预科更多信息www.liuxue114.com


上一篇: 美国就业市场前景改善
路透华盛顿1月12日电,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FED,美联储)周三发布褐皮书显示,美国遭受重创的就业市场可能终将回暖,目前全国就业情况已略微改善。  美联储褐皮书根据各地区分支的企业调查结果编制,该报告描绘出更加光…

下一篇:留美国读高中升TOP100大学更容易
奥巴马主政的美国,在接收外国留学生方面更趋开放,而中国赴美留学的学生数近年持续大幅增长,从研究生、本科生逐渐辐射至高中生,甚至初中生人群。  家长的观念在近两年来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如果在家庭条件、孩…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114留学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114留学网发布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114留学网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114留学网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内容。

美国留学八大优势吸引中国学生

美国世界最大移民大国,教育质量世界一流,美国有利的打工政策,去美国留学途径有美国留学预科,还有直留学本科都是不错的选择。
英国作为世界教育水平领先的国家之一,一直是学生们理想的留学目的地,尤其是其一年制的授课式硕士课程,更尤其是那些热门专业。热门专…
年初,英国政府宣布提高了国际学生赴英留学的语言门槛,这一政策的发布是英国政府针对这些年来大量涌入英国留学的国际学生,尤其是人数…
 
出国留学工具箱
 
 
 
相关留学新闻
 
友情链接
美国留学导航
美国留学动态
美国留学讲座
美国奖学金
美国留学常见问题
留学美国专业选择
美国留学视频
留学美国故事
美国院校排名
美国大学综合排名 | 美国生物科学专业排名 | 美国大学商科类专业排名 | 美国程工程学院排名 | 美国大学工程类专业研究生排名 | 美国大学教育学院排名 | 美国计算机专业研究生院校排名 | 美国大学经济学排名 | 美国经济类专业研究生院校排名 | 美国化学院校排名 | 美国物理学大学排名 | 美国数学院校排名 | 美国法学院校排名 | 美国大学医学院排名 | 美国大学艺术院排名 | 英语类专业排名 | 政治学类专业排名 | 美国生物类专业排名 | 美国大学公共事务学院排名 | 美国大学图书馆与信息研究排名
美国大学健康类专业研究生排名 | 美国大学心理学类专业研究生排名 | 美国大学社会学类专业研究生排名 | 美国大学地球科学类专业研究生排名
美国留学政策
特色专业推荐
美国留学费用
美国行前须知
美国出国考试
美国院校推荐
美国留学规划
美国留学预科
美国留学预科动态 | 2011美国留学预科招生 | 美国预科申请
美国读高中
美国高中留学动态 | 美国私立高中简介 | 美国公立高中简介 | 美国高中入学条件 | 美国高中排名 | 美国高中生活 | 美国高中申请 | 美国高中费用 | 美国高中项目
美国读大学
美国综合大学 | 美国文理学院 | 本科转学 | 双录取 | 社区学院 | 美国大学入学条件 | 美国大学入学申请 | 美国大学排名 | 美国大学学费
美国读硕士
美国读硕动态 | 研究生院校 | 美国硕士招生 | 美国硕士入学条件 | 美国硕士申请 | 方案推荐 | 美国研究生费用
美国签证
美国签证动态 | 签证百科 | 办理流程 | 护照办理 | 美国拒签区 | 美国商务签证 | 美国签证经验 | 美国签证技巧 | 美国签证材料
美国移民
美国移民动态 | 移民政策 | 移民百科 | 移民经典案例 | 移民项目
走进美国
美国地理环境 | 人文习俗 | 教育文化 | 美国历史
美国留学生活
美国留学实录 | 美国生活宝典 | 美国金融服务 | 美国医疗保险
美国就业宝典
美国就业动态 | 美国求职面试 | 美国找工手册 | 美国留学回国就业
美国留学中介
美国留学条件
美国DIY
DIY指南 | 留学费用 | 考试准备 | 网申纸申 | 套磁 | 面试 | 文书 | 写作 | DIY选校 | 热门专业 | 院校排名 | DIY本科 | DIY硕士 | PHD | MBA | DIY奖学金 | 转学申请 | 留学签证 | 行前准备
招生信息
美国留学方案
美国留学案例
大专生留学美国
大专生留学美国条件 | 大专生留学美国项目
美国留学申请

留学首页关于我们广告服务联系我们商务合作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13 WWW.LIUXUE114.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客服热线:400-6767-050 010-59792021 项目合作:13552002836

114留学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09067369号

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备案编号:1101085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