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是我在澳洲最忙碌的一年,大学学习生活在这一年接近尾声,移民和求职也开始烦扰我原本就因为忙碌而脆弱的神经。
在悉尼的学姐提醒我,找工作一定要从大学最后一年的年初开始做准备。在她的指点下,我去大学专门为学生提供就业咨询服务的Career Office咨询。这个办公室为学生提供就业信息,在每个学期都有定期的seminar向学生免费传授resume和cover letter 的书写模式和技巧,并且向学生提供有关Interview, assessment centre 的相关技巧和应对经验。
新学期开始后,我经常利用上讲座的间隙,抽空去这个办公室向那里的工作人员讨教有关应聘的相关知识。在听取了如何正确书写简历的格式后,我才发现以前申请 Queensland Government 工作时所写的简历实在幼稚可笑。把相关的不相关的经历象大杂烩一样全部汇总堆砌在一起,没有重点,没有针对性。简历是应聘者留给雇主的第一印象,简历的好坏直接决定你是否有机会列入面试的名单。
结合在Career Office 组织的seminar上学习到的经验,我对自己原先的简历大换血。在简历中把相关的经验放在前面,注重强调自己在先前工作经历中,培养和加强了自己的 Communication, teamwork, organization skills。
澳洲的雇主也很注重刚毕业的大学生是否在学习期间,与自己课程相关的专业机构有互动。因为自己学的是会计,我在CPA 和ICAA 的网站上也申请了学生会员身份。重新修改后的简历首先让 career office的老师看,帮我检查是否规范。老师对我修改后的简历很满意,并提醒我在cover letter 中用简练的语言把自己的能力介绍给potential employer。 一份好的工作往往有上百名应聘者竞争,如何把自己更好的推销给雇主,直接决定你是否可以从众多竞争者中脱颖而出。我按照老师的建议,写出了足以引起潜在雇主特别注意的 cover letter。
每年的三月初,澳洲的大中型公司就开始招聘临近毕业或已经毕业的大学生。实际开始工作的时间是年中或者是次年年初。但是这样的招聘是针对本地学生的,留学生因为没有永居身份是连申请的机会也没有的。有一些招聘政策比较宽松的单位,只要求应聘的留学生在开始工作的时候拿到永居身份就有申请资格。抱着哪怕有万分之一希望都要努力争取的我,在父母的鼓励和同学的不解之下也加入了这次应聘大军。
2004年3月的一天,大学的career office 在Union Hall 合办了 Employment Expo,我鼓足勇气参加了这次会议。 这样的招聘会是专为雇主和学生建立互动平台的,雇主通过这样的活动宣传自己的公司,而学生通过这类活动可以了解到哪些公司正在招聘人才以及应聘的方式。除了大学,ICAA 和CPA 也都有举办类似的招聘会。两大会计协会都通过电子邮件和海报的方式来宣传各自举办的招聘会。
在第一次招聘会上,我诚实地说出自己还没有移民的事实,许多公司都婉言谢绝了我的申请。之后再参加招聘会,我总是以帮朋友探听留学生是否可以申请工作的借口,来打探各个公司对留学生申请工作的政策。这样有时仍会露出马脚。本来就心虚,说话的语气和神情自然掩饰不住内心的紧张。记的在ICAA的Employment Expo上,我忐忑不安的以代朋友咨询的方式探听一家会计事务所招收留学生的态度,在得到回绝答复之后不久,就看到回答我问题的印度裔女员工和她的同事窃窃私语,两人的目光同时落在我身上。当时真是无地自容却还要强装出一副若无其事的样子。
这里的招聘会和国内的招聘会有所不同,没有当场就签下雇佣合同的可能。招聘会上仅可以领到招聘单位有关招聘及公司详情的宣传册子。大中型公司要求应聘者在网上递交申请。小公司只要求申请者的简历和cover letter。大部分公司招聘的起始和截止时间都集中在3月初到4月初这段时间。每一家需要会计毕业生的公司都在我的申请考虑之列,这是为了增加自己的成功几率而采取的广泛撒网策略。申请小公司是最轻松的,只要把自己的简历附在邮件里,把cover letter稍微改头换面就算ok。大公司的网上申请最让人头疼。申请人不仅要填写自己的个人资料,附加简历还要回答很多的behavioral questions。 如果不去仔细斟酌这些问题,即使花时间填写了申请表也没有成功的可能性。按照 Career Office 老师的建议,我在回答问题之前,总是先把申请表先打印出来。舍的花时间和周围的同学,朋友,师长一起考虑如何回答才可以吸引用人单位的注意,总结出自己最满意的答案,再请澳洲当地同学为我纠正可能出现的语法错误以及修改不顺畅的语句。一切准备工作结束后,才会把已经存在word里文件拷贝到网上的申请表里。
申请工作其实是一件费心费力的事情,尤其长时间坐在电脑前回答各种各样的情景问题,我会常常走神。白天要上课,晚上还要温书,申请把我唯一可以自娱自乐的时间也剥夺了。所以一个月的申请时间看似足够,其实非常有限。好在我一直提醒自己前程的紧迫和重要性,所以即使有时候懒惰贪玩也没有耽误过申请。申请之后是漫长的等待,我心里对于是否可以有面试机会一直没有底。因为毕竟没有移民身份,是否可以在次年初开始工作时拿到签证也没有把握。我很清楚一系列的申请准备是为明年真正找工作累积经验。当然我心里也有那么一点点侥幸心理,希望真的有公司不计较我现在的身份破例把我录取。最让我对成功的可能性怀疑不已的是我没有相关的会计工作经验。唯一可以安慰自己的是,该做的我都做了,该努力的我都努力了。不管结果如何,我曾经努力争取过了。
日子在期待与不安中缓慢前行,四月中旬我接到了第一个通知我面试的电话。生平第一次的工作面试我可不敢马虎。在约定时间一个小时前就早早赶到了。据说最佳的出现时间应是面试前15分钟,我在天气已转凉的墨尔本街头,一会期盼时间能更快的流走,一会又祈祷时间可以停住。眼睛一会盯着手上提前打印好的公司相关资料,一会又漫无目的的随着眼前的车流、行人流转,一个小时的时间还远远不够让我焦躁不安的心情安定下来。推开公司大门的那一刻,既激动又紧张。挂在脸上的笑容不知是否已经出卖了我,泄露了我当时忐忑不安的心情。我尽力压制自己的紧张与不安,用平稳的声音向接待员问好并告之来意。然后跟随两位西装革履的澳洲男士进了面试的房间。
整个面试过程比我先前想象的要轻松。被问及的大部分问题以前在填写网上申请时遇到过,回答的时候可以说是行云流水。自己也对自己的表现相当满意。在被面试官问到这次一共申请了多少家公司的时候,我为了讨好这家公司而借鉴了一个同学的错误意见,虚伪的回答我只申请了这一家公司,因为我真的很期待在这个公司工作。两个礼拜之后,我收到了这家公司的回绝信,我想这是自已的不诚实和不是移民身份的事实导致了这次失败。 5月份,我又参加了维多利亚州政府的几次小组面试。面试会上,每次把几个申请人随意分成不同的小组来进行Case Study, 由申请人扮演政府官员,假定各个组接到了不同的社区投资项目,由于预算资金有限,要选择最省钱又能满足社区要求的最佳方案。每个组要在有限的时间做出最理想的方案。每个组经讨论后还要做出简短的oral presentation以表明自己的观点和介绍本方案的益处。考官从旁观察各个申请者是否自然,融洽地和同组的申请人共谋策划。Case Study 之后的下午茶给考官机会来观察申请人的言谈举止。小组面试综合了Communication, teamwork skills 的考察,相比单一的传统面试更能帮助面试官了解一个申请人的综合素质。
此后,我也陆续接到了Vicroads 和 BHP Billiton 的面试电话。很遗憾,虽然很尽力,那一年我还是没有拿到一份工作offer.。但是我还是很感谢这些活动带给我锻炼的机会。虽然没有结果,参与其中一样是令人欣慰的。我没有后悔我付出的心力,我觉的很值得。这次申请过程中积累的求职经验,让我在2005年真正开始的job hunting中受益良多。
christinagla
本文章关键词:单飞,飞的,的天,天空,空1,15,5—,——,—澳,澳洲,洲求,求职,职经
留学114为您提供更多出国留学,国内留学预科更多信息www.liuxue114.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