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的工程学分类细致,大学在这方面开设的课程选择丰富,应有尽有,为进入世界各地相关领域工作打下良好基础,享有国际声誉。工程专业可以细分为以下几个专业:通用工程、土木工程、电子工程、材料工程、机械工程、生物工程、化学工程、软件工程、航天工程。英国绝大多数工程学课程都被国际承认,因为它们都必须符合SARTOR要求的注册和管理标准。该标准由推动和规范全英工程行业的专业团体工程委员会负责颁布。这些行业标准不但规范及管理工程学的教育,而且对在业人员的发展起管理作用,它制订的标准是国际认可的。
4月,我从春暖花开的上海来到伦敦金斯顿大学(University of Kingston),进行为期一周的校方培训。伦敦的天气还是冷飕飕的,但是,英国人特有的幽默感却在不经意间驱走了空气中的寒意,令人倍感振奋。
真的,在英国的短短一周,英国人骨子里头的那股“英式幽默”无处不在。那天听Kingston大学艺术设计与建筑学院的院长Leo Duff讲到他们学校希望招收怎样的艺术类专业学生时,我对这句话印象最为深刻,她说,"We want to read your personal statement (or portfolio) to see if you are an interesting person."
记得第一天,所有赴英参加培训的同行,第一次聚在一起,国际部的Eleanor巧妙地安排了Warming-up(热场)环节。她给我们每人分了不同颜色的糖,然后要求拿到绿色糖的人说说自己的理想工作,拿到黄色糖的人讲出自己最爱的一部电影,拿到红色 糖的人回答如果自己被困孤岛,会带上什么?这其实更像是简单的小游戏。我回答了第三问题。我说,如果我被困孤岛,我会带上我的日记本,我要写下孤岛生存的 经历,将来有天成就一部大作。所有人都好像笑起来,国际部的Director Heather还说"You'll be rich then"。我也不是刻意为之,只是忽然想到以这样的方式回答——而不是普普通通,说要带上最爱的人,或者时下流行的ipad——就像小时候写作文,如果话题是母爱,举例子80%会是织毛衣。循规蹈矩的答案已然得不到高分,所谓鹤立鸡群,应该正好可以对照英文里面的"outstanding"吧。
英国人真心喜欢学生有不一样的想法,换言之,他们看待学生的作品,是投以不一样的角度。如果学生仅仅把作品包装得完美无暇一一罗列、介绍这些是什么,我想,英国人真的不会看好你。他们注重第一眼的感觉,有些学生的作品,打开看,第一印象就是——Oh, No… 而有些学生的作品,看一眼,让人脱口而出的是——Oh, Yes! 这是截然不同的两种反应,更是甚为极端的两种评价。
学习艺术设计的学生,多少性子里都带了点天赋。而中国学生和英国学生相比,往往在作品被呈现出来的方式上,不禁让人遗憾。我曾经在教育展上帮UCA(University for Creative Arts创意艺术大学)布置展台,有个女生学的服装设计专业,她拿着作品集要和老师交流。老师认真地看过她的作品,夸她册子很漂亮很精致——确实,我也看到了——老师说,你很有潜力,但不够资格读我们的硕士课程(女生已经大三了,准备明年大四毕业后去英国读硕士)。真的没想到老师会这样讲,她的作品水平,大概只能从他们的Foundation课程(针对国际学生的大学本科预备课程)读起……
固然,艺术领域,很多作品都是见仁见智。对于中国学生来讲,如果始终徘徊在传统思维、扎实基本功,而不是创造全新的概念,那么,去英国留学的收获会是什么呢?
我一直怀疑2013年奥运会的会徽,怎会出自这样一个极富创意的伦敦?纵使各方褒贬不一,待奥运盛事越发临近,我不知道是人们看习惯了这个争议的图案,还是终于感悟到其中的创意所在?只是5年前,在会徽发布的那刻,全世界的议论,甚至盖过奥运会本身。而或许,这也是一种效果,不是吗?
在赴英的第一天晚上,Kingston大学安排了Boat Trip活动,国际部的Eleanor和Rachel带着记错时间的我,匆匆赶到码头,路上还淋了雨。到了船上,气氛轻松,大家也玩得开心。我提议,说要和Eleanor还有Rachel合影,来纪念刚刚三个人一起匆忙赶到码头的经历。已经怀孕的Eleanor欣然答应,还说,我们应该都拿着伞。呵呵,这就是中国人和英国人的差别吧,我已经想到要合照纪念的份上了,可是人家还想到要拿着伞来拍照。三个人排排站,像极了中国学生拍毕业照,要统一制服,乃至统一表情,而换种方式,哪怕只是多个道具,又是别一番趣味了吧。
Boat trip-与Eleanor和Rachel合影拍照纪念
准备一份有趣的作品,去英国留学,感染英国人的有趣之处。同时,也让自己成为一个有趣的人。
本文章关键词:英国留学预科 英国留学 出国留学 出国留学预科
留学114为您提供更多出国留学,国内留学预科更多信息www.liuxue114.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