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觉得我的故事能激起你心中的涟漪,引发你内心的共鸣,那么,我的目的也达到了。因为,我书写的,就是发生在我们之间的故事,友谊,爱情,学业,谋生。
在伦敦留学的岁月,有酸涩,有甜蜜。在伦敦奋斗的日子,既执著,又痴迷。
所以,当记载下这段时光,我仿佛又活过这样一段无悔的、不可复制的、值得永远在内心珍藏的花样年华。
——Shiny的开场白
一直到感觉出飞机摆脱重力、离开跑道,林漪才止住了眼红鼻塞的样子。
跟妈妈道别的时候,她没哭。她故作潇洒强大地抱了抱妈妈,拍拍她后背:“妈,一年时间很快的,一眨眼我就回来了。你自己多保重!”林漪害怕自己一哭,母女俩就崩溃了,不敢多说,扭头朝安检队伍大步走去。
她不敢直视妈妈,因为害怕看到她满眼的牵挂。
她也不能回头,因为一回头,眼泪就会决堤。
这样的场景似曾相识,心头的滋味却大不相同。18岁,离开家到外地上大学,也是与妈妈分别。可那时她是羽翼丰满的小鸟,要挣脱妈妈的怀抱。那个意气风发、胸怀大志的傻丫头,哪里能真切地体会离愁别绪呢。
有人说,这世上所有的爱都是为了相聚,只有母爱是为了分离。都要承受分离的孤单和痛苦,林漪觉得,她这一走,妈妈会比她更孤单,更痛苦。一想到这,她就难受。父母在,不远游。不知什么时候起,妈妈开始需要女儿的陪伴和慰藉了,27岁的她却选择妈妈老迈的时候辞职出国。而且这一次,走得更远。
临到关头,林漪甚至不能肯定,在那个离南中国飞行距离一万公里、被叫做国际大都会的伦敦,是否真的能寻找到她人生的新坐标。
坐在一旁的董自励用带着淮扬口音的普通话问她:“你要不要紧?”
她笑笑:“没事。”
林漪跟董自励,也只是刚刚认识。他们之间的关系,照留学社区的说法,叫“飞友”,就是留学生搭伴一道从国内飞到英国,路上互相有个照应。出发前,两人在网上交流过。董自励家在江苏,自称在一所三流学校的三流专业读到大二,顺从父母之意出国读语言,然后读酒店管理,为将来子承父业打基础。
林漪当时对着电脑屏幕心想,这不就是典型的富二代吗。得,还没出国呢,就遇见一个。
本文章关键词:美国留学预科 英国留学预科 澳洲留学预科 加拿大留学预科
留学114为您提供更多出国留学,国内留学预科更多信息www.liuxue114.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