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免费咨询电话:400-6767-050 免费留学评估表 收藏114留学网
留学首页 | 留学预科 | 留学动态 | 美国留学预科 | 英国留学预科 | 北京留学预科 | 出国必读 | 留学政策 | 留学生活 | 热门专业 | 海外精彩 | 海外名校 | 带薪实习
 
 
您现在的位置: 留学预科网 >> 英国留学 >> 海外生活 >> 英国留学实录 >> 正文

一个留学生眼中的伦敦交通

转摘:出国留学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1-6-9

  “伦敦也堵车,但是总体上感觉比北京的交通情况好很多。”一位在伦敦居住了4年的人士这样说。

  伦敦和很多大城市一样,也存在汽车病,直接结果就是城市交通拥堵。然而,政府公共交通设施的建设,普通人的思想意识和购车心理,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伦敦的交通拥堵。

  地铁 四通八达

  2008年下半年我在伦敦一家公共关系公司工作,工作地点在伦敦一区Charing Cross tube station附近,家住在伦敦四区Colindale tube station附近,不到20公里,我基本是乘坐地铁上下班,加上走路,单程大概一共要40分钟。在我看来这是最方便也是最快的一种交通方式。

  走在伦敦的大街上,站在某处环望四周,你能看到很多地铁出口,在繁华的街区更是如此。用四通八达来形容伦敦的地铁似乎并不夸张,也正因为如此,大部分人都信赖并选择这种古老的交通工具。

  如今的大伦敦是一个长宽各40公里的城市,环状划分成了一到六区,有点像中国城市环路,当年的老城基本上处在伦敦的一区。

  提起伦敦地铁,Baker Street站无人不知,因为它是5条地铁线路的换乘站。虽然伦敦地铁线路纷繁复杂,但是换乘地铁却很方便快捷。

  比如在Oxford Circus站由Victoria Line换车,然后走过一个门就可以等Bakerloo Line的地铁了,这个算是最快的。一般情况下,在伦敦换乘地铁不会超过3分钟,下了一个地铁穿过一个通道基本就到了下一条线路。

  这叫我想到在北京换乘地铁的经历,走到腿都疼了才看到要换乘的线路,基于此,有一位在北京工作的朋友打趣道:“有的时候在北京坐地铁走的路和不坐地铁差别不大。”

  从1863年世界上第一条地铁在伦敦开始投入使用,到如今已经一个半世纪了。难怪大学老师Sally对记者说:“我甚至觉得伦敦的地铁比公交都老,我母亲年轻时上下班都坐地铁。”Sally今年已经60岁了。

  拿着伦敦的地铁图,俨然一张巨型蜘蛛网。据在伦敦议会的Mark提供的数据,伦敦地铁现已建成12条,总长度超过400公里,地铁车站的数目已超过273个,站间距离平均为1.5公里。他还指出,在上班高峰的时间里,牛津街地铁站入口处一个小时的客流量是2.2万多人。

  出租车 空载率低

  刚到伦敦时,要从旅店把行李搬到租住的房子,于是大包小包摞在路边,向马路上一辆辆“小白”和“大黑”(伦敦有两种出租车,一种白色一种黑色)挥手,然而疾驰而过的它们对我视而不见。

  在马路边站了将近20分钟,一辆“大黑”停在我面前,司机问我:“你想要出租车吗?”我连忙回答是的。“你很难在马路上拦到出租车,”他一本正经地告诉我,然后给了我一个电话号码,我打过之后才来了出租车。

  后来我知道,在伦敦有两套出租车系统:一种是出租车公司(呼叫中心),不同的出租车归属不同的指挥中心。如果你需要出租车,先要拨通叫出租车的电话,告知你具体位置在哪里,以及你要去哪里。了解了这些情况后,指挥中心会根据距离的远近派出租车为你服务。

  另一种是挥手能叫停的出租车,但是Mark说:“虽然我们有这种随时停车,但是并不常用,这样的车只是为了应付不时之需,如果让大量的车都在马路上穿行又不能保证都有人乘坐,那就堵塞交通。”

  行人 秩序井然

  一次和房东一起过马路,当时红灯,我一看马路上没有车,正要过,房东一把抓住我:“一定要等到绿灯的时候才能过马路。”他告诉我,“在伦敦,一定要遵守交通规则,这样对人对己都好。”

  在伦敦坐公交车,很少能看到车来了人们一窝蜂拥上的情景,即使只有两个人在等车,他们都会自觉地排队,因为大家都知道拥堵带来的不仅仅是浪费时间,更会威胁生命。

  所到之处表现出的是一种规矩、谦让、和谐和相互理解,这种状态使得整个行程更加流畅。

  难怪当问及会不会在未来买车时,Sally Jones这么回答:“可能不买吧,至少现在不买,因为我上下班坐地铁,去远一些的地方可以坐大巴。”

  私家车 不一定每天开

  虽然伦敦的公共交通比较发达,还是会有很多人拥有私家车。在他们眼中,拥有私家车可能不是财富的象征,只是为了自己的出行更加方便。

  David (我的老板)是一家家族小公司的董事长,他与妻子和一儿一女一家人就只有一辆小轿车。平时上下班,儿子用滑板代步,女儿骑自行车,妻子坐地铁,他本人乘坐公交。到假期出去旅游的时候,他才会开着车带着家人一起出行。

  对此,他表示:“工作乘坐公交地铁都很方便,路程也不远。开车的话有的时候堵车,浪费油,可能还没有坐地铁快。而且如果天天开车,对车的损耗也很大的。”

  政府 倡导公共交通

  在BBC实习两周,除了发现他们每个部门高科技利用很高外(之前预料到的),叫我始料未及的是作为英国的主流媒体,记者们外出采访更多的是找出租汽车公司解决,只有一些装有特种设备的工作车辆。

  伦敦的公务车并不多,在街面上看到的不是公共汽车就是出租车和私家车,真正的“皇粮车”并不多见。同时,政府也在不断地提倡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前任市长长肯·利文斯每天乘地铁上下班,现任市长约翰逊则每天骑自行车上下班。

  发展成熟的公共交通设施,政府倡导公共交通理念,行人遵守交通法规,私家车不是每天使用,出租资源的优化配置,所有这些可能都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伦敦的交通拥堵情况。

  当然,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是说把这些原封不动地搬到中国就一定能奏效,但是希望能扬长避短有所借鉴吧。

本文章关键词:美国留学预科 英国留学预科 澳洲留学预科 加拿大留学预科

留学114为您提供更多出国留学,国内留学预科更多信息www.liuxue114.com


上一篇: 湛蓝天空下(1)
   如果你觉得我的故事平淡庸常得就像你在伦敦日复一日的生活,那么,我的目的就达到了。因为,我书写的,就是我们在这片湛蓝而广袤的天空下,平淡庸常的生活。   如果你觉得我的故事能激起你心中的涟漪,引发你内…

下一篇:全英博士论坛
   在中国,关于金融和经济的论坛有一些成功的先例。10月9日在伦敦政治经济学院举行的第二届全英博士论坛金融与经济论坛则是第一个海外华人专业性经济论坛。该论坛组委会执行主席是伦敦大学国王学院博士生蒋磊。   …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114留学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114留学网发布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114留学网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114留学网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内容。

英国留学八大优势吸引中国学生

英国世界最大移民大国,教育质量世界一流,英国有利的打工政策,去英国留学途径有英国留学预科,还有直留学本科都是不错的选择。
英国作为世界教育水平领先的国家之一,一直是学生们理想的留学目的地,尤其是其一年制的授课式硕士课程,更尤其是那些热门专业。热门专业之一的会…
年初,英国政府宣布提高了国际学生赴英留学的语言门槛,这一政策的发布是英国政府针对这些年来大量涌入英国留学的国际学生,尤其是人数居首位的中…
 
出国留学工具箱
 
 
 
相关留学新闻
 
网站导航
出国留学项目
    尚无数据
国内留学预科名校
    尚无数据
 
友情链接

留学首页关于我们广告服务联系我们商务合作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13 WWW.LIUXUE114.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客服热线:400-6767-050 010-59795021 项目合作:13552002836

114留学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09067369号

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备案编号:1101085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