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不再是“难以承受的奢侈品”的时候, 众多中国的学生和家庭毫不犹豫地把英国作为了留学目的地,但他们很多是盲目的,没有正确的看待留学英语,而是在滚滚的留学英国浪潮中“为留学而留学”,导致很多没有方向和缺失目标的学生纷纷失败了,这些学生家长,大致分为三类: 1. 争强好胜、攀龙比凤的虚荣。 2.人云亦云、随波逐流的盲从。 3. 一厢情愿但事与愿违。
2011年,奔赴国外的中国学子数量仍然大幅增加,留学这块大蛋糕也越来越引人关注。随着需求量增加,留学市场是否会乱象丛生?留学教育专家对记者表示,市场越大,客户的“自净”能力就越强。在客户也越来越了解留学市场时,浑水摸鱼的小企业会逐渐被淘汰。同时,“开阔视野”取代“落地生根”而成为留学目标,故中国学生“回流”趋势明显。
A 留学行业市场逐渐规范化
各行业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时候都会逐渐规范化,而现在中国的留学行业已经发展到这个时间点。“近些年来留学行业一直在洗牌。其实,尽管政府一直在监控和打击黑中介,但在广州市场内,黑中介仍然存在。但他们的空间已经不大了———随着家长和学生都越来越了解出国留学的相关情况,他们会更理性地选择中介机构。过往小中介那种‘签证=留学成功’的模式已经行不通了。”
留学行业目前的共识是帮助学生在留学过程中进行自我提升,因此仅靠代写材料、申请签证帮助学生入学的中介机构已经式微。“毕竟这些机构即使成功帮助学生入学,学生也会因为自身水平无法达到学校要求而跟不上学习进度,反而被耽误。行内公认,要想让学生学有所成,出国前对学生的培训非常重要,毕竟国内的教育体系与欧美有很大不同,留学前,学生的解说、归纳、生活等能力需要适应性训练。可是无论师资还是资金,小中介都无法达到这样的要求。精明的客户一对比,就会做出选择。”
随着项目引进越来越多,消费者也会越来越清醒,离他们清楚认识项目内容的日子不远了。“前几年,澳洲学校倒闭潮导致不少学生没书读,明显是当时机构选择学校不够谨慎。经过这些教训后,家长不会认为出国就万事OK,而会更清楚地了解之后再做决定。”
B 留学行业前景将保持良好
2011年,中国赴海外留学的人数仍有明显提升。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对中国乃至亚洲青年人才的争夺日渐白热化。“这些国家对于中国学生的学习能力、特别是在理工科方面的潜力非常看重。不过,各留学国也逐渐开始提高考试硬件,如托福、SAT等方面的门槛,同时又在政策方面人性化放松。”留学专家介绍,在全球一体化的进程中,学生出国不再是为了移民,更多学生的目的变成了自我提升、体验不同教学方法和文化。
尽管中国教育部也在逐步推进教育改革,但陆明认为,国内教育体系与欧美先进的教育体系尚有差距,教改很难一步到位。有国外教育经历,也能更适应瞬息万变的世界。
近些年来,国内大学与国外大学合作办学热兴起。不过,业内人士认为,合作办学并不会对原本的留学行业造成冲击。陆明称,合作办学多为定点国外某大学某专业,选择面较窄。“校-校合作,双方都会根据需求设定办学专业,无法满足大部分学生。实际上,就读于‘2+2’模式的合作办学专业学生,前来中介机构咨询出国留学事宜的也不在少数———特别是对所学专业兴趣并不浓厚的学生。合作办学中,如果国外大学不够出名,也会降低对学生的吸引力。同时,这种合作办学招生数有限,远远不能满足想出国留学的学生。选择直接出国留学的学生还是占大多数的。”
目前国内大学对合作办学并没有非常明确的概念,多数大学也并没有花太多精力在寻找合作办学项目上。
“往往是国外大学主动到中国寻找合作,与某些国内大学碰面后,如果双方谈妥,就拍定项目内容。这种没有计划的合作办学,难免显得草率。这也导致了部分合作办学项目课程设置的不合理。试想一下,合作办学项目大一和大二的课程中,外语必然成为重点。除去外语、马列和体育,学生还能学到什么?所以合作办学多选择商科课程,因为如果以这种课程设置,合作办学理工科项目的学生,到国外读大三时往往难以跟上教学进度。我建议,拓展能力强、家庭可以负担得起学费的最好大一就出国,资金紧张的家庭才考虑先在国内读两年。”
在2013年,全球知名、未来国家和地方需要、政府和学校提供相应费用支持、多元文化和语言的项目才会成为优秀的合作办学项目。
由于留学人数的迅猛增加,有些课辅培训机构也想分一杯羹,开展留学培训项目。不过留学专家称,业内其实并不认为这些会成为威胁。“国内教辅培训机构大多针对中小学课程。不过,中国与国外的教育体系不同,研究透了国内教育体系和应试方法,不代表也能迅速了解国外教育体系,特别是欧美等与中国教育体系相差较远的国家。”
C 留学行业将进一步细分
除了本科和高中生,现在,留学大军再度“扩军”。针对中职、高职学生的留学市场也已经打开。留学专家介绍,中职、高职出国留学的门其实一直打开着,只是以往这部分学生并没有出国留学的想法。“其实职业院校的学生出国留学的前景很不错,毕业之后,他们无论找工作还是拿绿卡,在实际操作中都比本科毕业生容易。现在职业院校的学生已经逐渐意识到出国后良好的发展前景,所以这部分市场份额开始加大,但仍未成为主流。不过,中职、高职学生出国留学面临的主要问题是英文水平。在职业教育中,英语的地位并没有本科教育中那么高。所以如果职业院校的学生有出国意向,最好从入学就开始狂攻英语。”
同时,由于有意出国留学的学生越来越多,学生对留学的要求也越来越仔细。不少留学中介机构开始推出新项目,如职业测评等。“学生在国内需要先了解清楚自己适不适合、或适合哪方面的国外课程学习,这样才能不浪费在国外学习的时间。在测评结束后,会有职业规划专家为学生提出建议。同时,由于优秀学校的入学要求也逐步提高,学生了解自己的潜力是十分必要的。”留学专家介绍。
同时,国内的预科学校也开始热门。陆明认为,如果国内预科的师资、教材等能与国外媲美,肯定会比到国外读更好一些,毕竟环境更熟悉。
留学行业未来发展将更多元化,除了传统热门留学国家,还有更多选择。“比如麻省理工学院前些日子在阿联酋建了一所分校,这所分校的研究生就将在阿联酋建设一个拥有5万人的全新城市。这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值得关注。”
D 留学生学成归国是大趋势
尽管美国、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的留学热门国家为了吸引中国人才留下,都推出了工作若干年后可获绿卡的政策,但随着中国市场的发展,中国学生留学的主要目的已经从技术移民转移成开拓眼界、回国发展。陆明介绍,在现在的国际市场上,没有哪个国家比中国发展得更快。
中国学生也敏锐地感觉到这一点,所以他们并不会刻意在国外工作到能拿绿卡的年限才回国。“中国学生留学意愿越来越强烈并不会造成人才流失,相反,现在的中国学生头脑很清醒,他们出国是因为觉得中国的教育无法满足自己的能力培养,希望能接受欧美优质教育,增加自己的职业竞争力。更何况,现在大多数中国孩子是独生子女,家长也不希望孩子远居海外。”留学专家介绍,目前成功留学生的经验是,在国外工作1-2年后,回国工作的发展前景比毕业立刻回国要更好。“但是,即使他们在国外找到很好的工作,也不会一定等到拿了绿卡再回国。毕竟国内的发展速度很快,学生也想尽快回国适应。”
2011年,国家出台了几项政策吸引人才回流。“国家的公派留学项目已经进一步向学生开放,不再仅限于985或211院校学生。广东省也出台了精英计划,由政府出钱送优秀人才到国外进修。教育部也对中学和大学提出了国际化要求,在未来的评估中,是否国际化所占的比重会逐渐增加。目前,教育部已经开始公派学生辅导员和教师出国,以提升学校的国际化水平和教学水平。”
现在中国市场国际化是大趋势,人才必须了解国外的文化、语言等才能适应国际上的竞争。“出国留学是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途径之一。我认为,需要出国5-10年后归国才能保持竞争力。特别是广东学生,应该放下恋家情绪,出国闯荡。”
本文章关键词:英国留学预科 留学预科 出国留学预科 出国留学
留学114为您提供更多出国留学,国内留学预科更多信息www.liuxue114.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