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挑整体名声好的学校,简单而言,就是「名校」迷思不是吗?那你会问,你自己也不是这样,我想我不否认,同样的,你看连朱老师自己也有Top30的门坎,可见「名校」迷思是有程度之别,也有某种普遍性的。
但名校有什么意义?说穿就是很多大牌在某个学校。人们总是锦上添花的,总认为大牌什么都行,大牌很伟大。但在我来看,许多大牌说穿了,不过就是懂他们自己成名的东西,对于其它东西求知的心、接受的心、欣赏的心都极为有限。我总认为,真正大牌在于他们处理学问和对待学生上可以作个检验,如果有一个世界闻名的大牌,他真的是虚怀若谷,真得对待学生让人感到温馨,真的在对待不同领域或途径的学问上,有强烈求知的心而没有大牌的架子,那真的就是大牌了。在我看来,这样的大牌在Michigan,大概就Ronald Inglehart莫属了。你或许会说,有些教授待你不错,人也很风趣,但他们往往不会将自己难看的一面给你看,除非真得是有必要,因此我还是认为不要迷信大牌,最好随时抱着检验政治人物的标准来看大牌,这样你才能真正看清事实,而不会成为学阀的附庸。
但名校毕境还是有意义的。我简单说,就是专业主义和学习环境。我认为基本上名校排行榜固然无法真正作为判断一个系上好不好的标准,但至少在专业主义上,我个人认为作为一个指标来是有准确性的,什么是专业主义,就是就学问论学问,学术训练制度化,以及对学问认真的态度这三点;学习环境来说,通常开的课多,同侪的程度也比较高,教授平均的素质也比较整齐,外系资源也丰富,但这些都是General的状况,你必须要自己好好运用。
我再以我的例子来说,有一阵子我很想研究Simulation,我以前在大学工管的背景,让我对于Operational Research十分有兴趣,在这方面,MIT有发展出一套学问,叫System Dynamics;但这套方法经济学学者普遍不喜欢用,因为它不是Agent-based, 而是有Structure-based的意涵。一般而言,用经济方法来研究的政治学者,根本否定有什么叫做Structure-based的东西,因此他们不但不了解,也没有兴趣求知。事实上这些大牌不见得样样都行。甚至对于某些次领域的常识来说,他们可能还不如研究生。
我一年级时天真得不知道这点,就写了好几封Email给Robert Axelrod, Ken Kollman, Scott Page这三位在美国学界搞Agrent-based Modelling的著名的教授,说我为什么认为System Dynamics有潜力在政治学发展,可否让我有机会与他们一谈,但这三位教授中,除了Robert Axelrod很奇怪的用少见不礼貌的方式回信说我很忙,我压根看不出你所说的有什么必要要让我们见面一谈之外,Ken Kollman和Scott Page更是直接忽略,当作没这封信;我为了确认,再Send一次,还是石沉大海,从此我知道了,他们并不是真的那么Care一个为求知而向他们就教的学生,既然如此,大牌又怎样,我并不想跟这些大牌有什么关系。
本文章关键词:加拿,拿大,大申,申请,请,选,选校,校还,还是,是跟,跟导,导师,师
留学114为您提供更多出国留学,国内留学预科更多信息www.liuxue114.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