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这种低龄留学现象,低龄留学各抒己见,但不难看出其主要观点所在。
家长:便于就业是主因
其一,孩子在国内上大学太难了,即使上了大学,以后就业也成问题。现如今,硕士、博士、洋大学的文凭是中国就业市场用人单位的首选。与其费尽心力把孩子塞进国内大学,还不如现在起就为孩子将来的就业着想。这样既可以避开国内“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高考搏杀,又可以为孩子将来就业谋得一个更好的起点。
其二,把送子女出国留学当作一种长远的投资行为。这部分家长的心态是,在国内即使花很大力气把孩子培养成大学教授,以后的年收入也只有几万元,甚至还不到。但孩子在国外大学毕业后能站住脚,他的生活和收入绝对不比国内少。当问及如果孩子一旦失败了,没成“龙”,也没成“凤”时,一位做家长的王女士说:“即使这样,我们当父母的也算是对得起孩子了,用不着有什么后悔……”
其三,一位家长原先生说,自己之所以送孩子去留学,出于三方面考虑:首先是想给孩子提供一个更广阔的活动空间,出去锻炼一下;其次是考虑到18周岁以下出国留学,不需要托福之类的考试成绩,只要经济能力允许就可以;最后一点是因为本人在香港工作过,经济条件允许。
其四,如一位家长汪先生所言,在国内读六年中学,学费、生活费加起来也好几万,高考一落榜,又得复读,一年又花几万。就算上了大学,四年下来又是五六万。大学毕业如果进了一个效益不好的单位,当爹妈的还得赔钱。与其这样,还不如现在勒紧裤带,再多花点儿钱,索性把孩子送出去上高中算了。
凡此种种不一而足。正是基于这些想法,使得越来越多的“望子成龙”心切的中小学生家长们对中学阶段就将子女送出国的热情越来越高,因此,每次的国际教育展场面也就一场比一场火爆。
原先生认为,自己的孩子在国内并不是最优秀的,学习成绩属中等,在国内考大学基本无望。出国后,孩子比较深的体会有三点,一是生活语言关好过,两三个月就差不多了,而学习语言关是比较大的障碍,特别是数理化的课程,经常听不懂;二是他感到国内的教材,无论从编写到教师的讲授进度基本上是平行推进,照顾到各科之间的衔接。而国外从教材到教授方法基本上是垂直性的。比如,他高中的数学可能已经和大学二三年级差不多了,每一科是独立向前推进的;三是教学环境和条件都比较宽松。老师讲的时间不多,大量时间是要求学生根据老师的一些辅导进行学习,或者到图书馆找资料,虽然作业量并不亚于国内,可是感觉不像国内那么紧张,压力那么大。
业界:低龄留学的风险是文化习惯
一位社会学系教授认为,一个未成年的中学生如果到了西方发达国家去上学,就很容易被西化。孩子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心理结构,甚至于他的语言文字都被西化了。虽然他的外语会很好,但代价是丢掉了母语,丢掉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因此,这位教授一言以蔽之:留学低龄化的背景就是经济背景,代价风险就是文化习惯。
著名学者钱钟书的夫人对低龄留学现象曾发表看法:“出国留学深造我不反对,但是如果一个孩子没有任何文化根基就出国,出国后就变成外国人了。我不赞成很小就把孩子送出国。中国已有几千年的文化传统,中国文化不比任何西方文化差。出国学习固然可以学习人家的技术,但也不能丢了自己的文化根基。”
随着国内高等教育的改革发展,特别是大学的逐年扩招,以及素质教育的推进,或许这种低龄留学温度会在一定程度上有所降低。
专家:低龄留学因人而异、量力而行
留学专家对家长提出四点忠告:1、要客观冷静地对孩子的健康状况、心理素质、智力水平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判断孩子是否适宜留学。2、慎选留学国度和学校,切不可不切实际地追求所谓名校。3、教育孩子做好吃苦的准备,不要造成国外条件一定都比国内好的错觉,出国前应该加强自我保护、自我管理、自我约束和心理承受能力的培养。4、量力而行。虽然许多家长把出国留学当作教育投资,但是一旦选择失误,盲目投资极可能血本无归。
本文章关键词:加拿大留学预科 留学预科 出国留学 出国留学预科
留学114为您提供更多出国留学,国内留学预科更多信息www.liuxue114.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