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有更大地震 部分华侨华人回国避难
华人回忆:
从三楼瞬间摔到一楼
新西兰基督城发生6.3级地震后,至今仍有多名中国留学生失踪,而原先出现在失踪人员名单上的中国女留学生刘宏玲奇迹生还,由于通讯一度中断,两天后才与家人联系。
据刘宏玲回忆,当时她正在坎特伯雷电视大楼3楼的餐厅用微波炉热饭,突然间感觉整幢楼变成碎片往下掉,而她瞬时发现自己已到达一楼。“我当时端着饭盒,脸上不时有血流下来挡住视线,就用衣袖擦。”事后才发现,右额角受伤,但并不严重。
幸运的刘宏玲没有被掉下的楼板砸到,几根木桩挽救了她,她负伤爬出废墟。
“我发现能看到亮光,离外面不远。然后就用手拨开废墟,慢慢地爬出了出来。”侥幸存活让刘宏玲激动不已,“由于受惊吓,还丢失了手机,没有及时与当局联络,当时有好心人帮助我止血,之后在房东的帮助下报警。”
谈及本次地震,来自温州的华商王先生认为,虽然报道说这次地震的震级为6.3级,但无论是震感还是破坏力都明显高于去年9月发生的7.1级大地震。“当时就感觉天要塌下来了,众多房屋几秒钟之内就垮塌,街上尽是受伤的人群,呼喊声、垮塌声混杂在一起,惨不忍睹。”
地震虽已过去一周多的时间,但其阴影仍笼罩在部分华人心中,如何开展有效的心理援助,成为当前救援工作的重要任务。
失踪者亲属:
陆续抵达基督城
记者2月28日上午从基督城华人地震救援小组副组长欧阳宇那里了解到,截至28日中午,已有13名地震失踪人员的亲属从中国抵达基督城,他们被安置在亲人、朋友或是当地友善的华人家庭中。
3月1日12时51分,失踪华人亲属在基督城参加了两分钟的默哀仪式,他们以不同的方式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同时,这些素不相识的中国家长也为亡者和失踪者向有关部门提出要求。他们纷纷表示,希望召开一个祈福活动,为那些仍旧失踪的中国学生祈福,希望他们能创造奇迹。其次,救援方面能加快废墟现场的清理和挖掘进度,尽快完成尸体辨认工作,作为亲人,他们经不起时间上的折磨。同时,希望新西兰社会为他们提供必要的经济援助,以解当前的困境。
针对失踪留学生亲属的要求与期望,当地相关接待人员已参与协商。
由于救援工作已开展数日,救援人员估计,不太可能在中国留学生失踪的废墟中找到幸存者。新西兰相关部门已通知各国外交部门转告失踪者家属,做好“最坏消息”的打算。
灾后救助:
华人震后救助彻夜不眠
新西兰地震发生后,当地华人社团迅速行动,了解灾情,统计失踪人员,及时为有需要的华人提供各类援助。在通讯严重受阻的情况下,一个华人地震救助小组通过网站,全力搜救失踪华人。
“紧急关头,守望相助”,网站首页上醒目的字样给人希望。网站上及时更新来自政府公布的最新救援信息,还特设版块,公布目前无法联系上的中国人名单,希望各方能够提供更多消息,及时更新名单。
地震援助小组网站上线第一天,点击率就突破了百万。还有不少网友留下自己的个人信息及电话,踊跃报名成为志愿者,为救援工作出一份力。
与此同时,坎特伯雷大学学联会在网上发出了数名失踪中国学生的照片,希望知情人提供他们的消息。
新西兰当地各大侨团联合组成“地震救助工作组”,统计失踪侨胞情况,并将为可能遇难的侨胞家属提供帮助。
据新西兰南岛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会长王建京表示,当前侨领都顾不上自己受损的店铺,持续的余震已导致他们几天几夜没合眼,很多侨领家里都住满了人。
自去年9月发生地震后,当地华社就成立“地震救助工作组”。此次再发生类似地震,救助组即刻成立,并有更多华侨华人加入。
面对严重灾情,奥克兰华人社区也伸出援助之手,并成立奥克兰华人地震协助小组。专门为从基督城到奥克兰的有需要的华人提供联络和帮助。
余震不断:
华侨华人回国避难
生活在基督城的3万多华侨华人在这次地震中损失惨重。由于余震较多,另有传言未来两周内将有更大规模地震,因此不少华侨华人选择回国避难。
记者致电中国驻新西兰大使馆工作人员后得知,为方便广大华侨华人回国,大使馆紧急开设了临时领事服务。
来自福建的华商王先生向记者介绍说,居住在新西兰的华人从事服务性行业的占到70%以上,地震对该行业带来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很多中餐馆在这次地震中受损严重,还有一些小商品店经受致命打击,短期内无法恢复。”
地震后的一周多时间内,余震不断,无疑给刚刚经受打击的人们加重了阴影。“余震频繁,还到处传言将有大地震,因此不少人急着回国避难。”王先生说,由于他所经营的小商品店的货物在抢救,所以暂无回国的想法,“小店是自己的毕生积蓄,大不了睡帐篷。”
以前华侨华人若要办理回国签证,必须到奥克兰总领馆,而且程序复杂。考虑到目前华侨华人的实际需要,领馆开通了临时领事便民服务,得到广大华侨华人的称赞。
为何地质活动频繁?
只因地处板块交接
一、每年地震上千次:
新西兰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上,地质活动频繁,每年有1000多个地震报告。
二、7级以上地震频发:
1900 年以来,新西兰平均每两三年发生7级以上地震1次。
三、人员伤亡较少:
新西兰人们居住的民房基本上都是木结构。由于常年地震,民众都有非常好的地震防范措施。
本文章关键词:留学预科班
留学114为您提供更多出国留学,国内留学预科更多信息www.liuxue114.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