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免费咨询电话:400-6767-050 免费留学评估表 收藏114留学网
留学首页 | 留学预科 | 留学动态 | 美国留学预科 | 英国留学预科 | 北京留学预科 | 出国必读 | 留学政策 | 留学生活 | 热门专业 | 海外精彩 | 海外名校 | 带薪实习
 

您现在的位置:留学114网 > 留学政策 > 留学政策信息

“洋高考”来势汹汹 选择起来需淡定

转摘:出国留学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1-6-3

 又到一年高考时,现在正是考生们最后的复习冲刺阶段。然而在某些城市的高考班里却人数渐少,“洋高考”一词进入人们视野。

  从前几年的“港校热”,到近几年的“欧美高校热”,我国内地高等教育正在经受全球化的冲击。随着“洋高考”走红,人们褒贬不一,有担忧有追捧,引发了各种议论。

  贬之者的担忧不无道理:消耗大量公众资源培养的优质学生选择加盟国外名校,势必导致国内大学生源质量下降,伴随而来的是一系列连锁反应——由于顶尖学生的流失,国内高校的学术科研极有可能受到很大影响。这种情况下国内大学的竞争力会进一步削弱,反过来又导致对高中生吸引力不足。

  我们常说,“21世纪什么最重要?人才!”对于宝贵的人才资源,世界各地都在竞争,但这种竞争是双向的、多方面的。据统计, 2008年全国出国留学(微博)人数达17.98万人;但近年来来华留学生人数也在不断增加,其中学历留学生的比重持续上升。

  北京理工大学教授杨东平曾说,“对高中生留学,没必要进行价值判断,这不是坏事。留学生越来越多,其实也是高校竞争加剧的信号。只有开放才能促进变革。关起门来是不可能发展的。留学生会不会回国,有市场就有吸引力,人才会作出自己的选择,不用操心。更多人出去,不是坏事,海外华人越来越多,对中国的好处也就越来越大。”其实,留学,是中国人在表达自身向外求发展、求生存空间的意愿。如果我们这里的机会多,而人才是趋向机会的,那么人才肯定会回流,无须过分担忧。

  其实,若说国内高考是过“独木桥”,那么“洋高考”就像是架在一旁提供多种选择的 “立交桥”。

  随着“洋高考”的走俏,涌上这架“立交桥”的人也越来越多。近日,上海师范大学剑桥国际中心入学选拔测试举行,吸引了苏浙沪乃至北京、海南等地赶来应战的600余考生,“洋高考”的魅力可见一斑。

  很多家长让孩子参加“洋高考”的最大动因,是想给孩子提供更多的选择机会和更大的选择余地,希望以后出国能少走弯路。然而,在作出决定前,还应理性权衡利弊,不能人云亦云。不要看见别人家的小孩出国了、变优秀了,也毫不犹豫地把自己的孩子送出国。毕竟,在出国留学上有许多问题都不容小觑。是否有必要让人生观、价值观都未成型且不能自我约束的孩子草草出国?留学的费用不是一般家庭所能承受的,是为了孩子出国咬紧牙关过日子,还是量力而行……

  其实,不是所有孩子都适合出国留学。家长应该尊重孩子的选择权。毕竟,若投奔“洋高考”,放弃传统高中和高考,这其中的风险和利弊还有待好好衡量。所以,在“洋高考”来临时,还请各位淡定以待。

  本周,高考进入最后冲刺阶段。而在不少知名高中,已有一些应届高三毕业生拿到了美国高校的录取通知书。在留学低龄化趋势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高中生选择转战SAT (美国高考)、ALEVEL(英国高考)等“洋高考”,本土高考开始遭遇境外竞争。面对“洋高考”,有人冷静旁观,有人趋之若鹜,有人批评忧虑,有人汲取经验。无论是选择本土高考还是“洋高考”,都要以自身条件为出发点来权衡利弊。

本文章关键词:留学预科 出国预科

留学114为您提供更多出国留学,国内留学预科更多信息www.liuxue114.com


上一篇: 留美申请难 将持续到2017年
自2011年3月底到目前为止,以哈佛大学、耶鲁大学为代表的十大顶尖名校陆续公布了2011年的录取结果。纵观这些顶级名校的录取数据,不难发现,相比2010年,各校的录取率均有所下降,其中哈佛大学更是创下新低,录取率仅…

下一篇:没有了
 
出国留学工具箱
 
 
 
相关留学新闻
 
友情链接

留学关于我们广告服务联系我们商务合作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0-2011 WWW.LIUXUE114.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客服热线:400-6767-050 项目合作:15801555540

留学114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00428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