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悲鸿带着媳妇蒋碧微去法国留学。当时,《申报》登消息说:“徐悲鸿为中国公派留学美术第一人。”
到法国后,徐悲鸿进入了巴黎朱利安学院,从最基础的素描开始学习。刚开始很不习惯,因为以前在国内时画的大多是写意的中国画,现在对着物体画素描时,觉得自己的观察和描写都很不准确,手上没准,“如无缰之马,难以控制”。为了改变过去作画的习惯,徐悲鸿不画中国画了。
过了两个多月,徐悲鸿才开始对素描稍稍找到了些感觉。1920年,徐悲鸿报考了设在巴黎的法国国立最高美术学校绘画科。这个学校书多,老师好,学费不用缴,就是入门考试严。考试考了1个月,徐悲鸿以百人中第十四的名次被录取了。
学画的过程枯燥而艰苦,对一位来自中国的穷学生而言就更难。为了省钱,徐悲鸿节衣缩食,有时连续几周每天以面包和冷水充饥。他尽量不画耗材费用很高的油画,把重点放在了素描上。没钱请模特,他就画蒋碧微,有时在家里对着镜子画自己,我们现在看到的许多徐悲鸿自画像都是他在这一时期创作的。
1921年夏天,由于国内政局动荡,北洋政府一度中断了给留学生的生活费,徐悲鸿被迫来到消费较低的德国柏林。在德国将近两年的时间里,徐悲鸿不放过每一个学习的机会,他求教于柏林美术学院院长康普,到博物馆临摹着名画家伦勃朗的画作。只要生活能维持,徐悲鸿就拼命画,每天作画十几个小时,从不间断。为了画好狮子行走时提起的一只后腿,徐悲鸿一连3个月到动物园写生。
本文章关键词:法国留学预科 留学法国 出国留学 出国留学预科
留学114为您提供更多出国留学,国内留学预科更多信息www.liuxue114.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