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80后”的绍兴女孩梅欹,用半个月的时间,出版了自己的第一本书《趁年轻奔跑——留德散记》,讲述了她在德国留学三年的一些故事。
2002年绍兴鲁迅中学高中毕业后,梅欹顺利考入中国美术学院,四年后,又考到德国攻读景观硕士。2009年8月,梅欹获得硕士学位后回国,并执意回到绍兴,完成更多的人生梦想。梅欹说,留学之前,对于留学这个词的理解是到国外念书,离家远了点,最多再带有一点对未来不知所谓的担心。三年后再回头,对留学就有了更具体的解释:从此必须靠自己扛下所有的事情,不管状况有多糟,再没有人帮自己打理烂摊子,扫除障碍……
迷茫过后的向往
出生在天台的梅欹,11岁那年随父母来到绍兴生活。从初中开始就住校读书,开始独立生活,去上海读大学时,自然比许多学生多了一份独立处事的能力。大学一年级,刚刚脱离了高中那种紧张的生活后的大一学生,处于一种无从适重的状态。梅欹也有了某种落差,觉得太空了,除了轻松完成基本的课程外,竟然瞒着父母去社会找兼职,当时的理由很简单,一方面想尽快了解社会,另一方面也想赚一点外快。这期间她给公司发过促销传单,做过家电市场的营销员,曾经为自己推销出第一台电视机高兴了一个晚上。
那时的梅欹,不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也不知道自己所要学的专业优势在哪里。等到大二、大三,随着大量专业课程的安排,梅欹才渐渐地走进角色,才知道自己选择的景观设计专业,是一门博大精深的综合艺术专业,要学的知识实在太多了。
由于景观设计更注重实用性,大量的设计必须通过做模型来完成。于是一个女孩子,做起了男人干的活,木匠、水泥工、管道工、电工,这些敲敲打打的手工活都必须自己去做。但就是这段时间,梅欹学会了严谨和刻苦。她开始有了一种出国打开视野的想法。
踏上德国留学路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2006年6月,德国安哈特技术应用大学,来中国招收景观硕士专业学生。一心想出国的梅欹成为学院推荐考试的学生之一。此时的梅欹刚好处在准备大学毕业设计答辩的紧张时期,对于德国考官究竟考什么心里一点底都没有。幸运的是,考试只考面试,还看平时在校的成绩。
在全英文的面试中,自我感觉不怎么样的梅欹竟然在离场5分钟后,考官直接把录取的消息告诉了她。有点不相信自己耳朵的梅欹,竟然兴奋地跳了起来,在第一时间里,她把这个消息告诉了父母。
然而,兴奋过后,梅欹却觉得脑子一片空白,期待中和得到后的两种情绪交错,让她进入了短暂的迷茫区。
由于办签证等一系列的事情,梅欹和另外一个同学最后一批飞往柏林。接机的学姐直接把她们送到火车中心站,帮忙买好周末票,已是晚上9点。胡乱吃了点东西,又坐上了火车。又是3个小时,前前后后花去了一整天的时间,总算到达了目的地。眼前的情景让她倒吸了一口冷气,这荒凉的地方几乎见不到人影,街边的房子好大一部分都已无人居住。幻想中宽大雄伟的欧式学校,在现实面前显得那么不堪一击。
更糟的是,由于梅欹比其他的留学生晚来了两个月,很多课程都拉下了,老师的英语又带有很重的德国口音,梅欹听课起来觉得非常累,心里也非常的着急,每天课毕回宿舍都特别丧气和郁闷。
本文章关键词:韩国留学预科 德国留学预科 法国留学预科 日本留学预科
留学114为您提供更多出国留学,国内留学预科更多信息www.liuxue114.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