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人退休年龄延长至67岁,分析称“有苦衷”
生育率降低和人口老龄化,给德国19世纪创建的养老保险体制带来极大冲击。德国的退休保险体制实行的是“转摊方法”,也称“代际合同”。具体说,就是由当前正在工作的一代人,用其所缴纳的退休保险金来支付退休人员的退休金。按照一般规律,最合理和有效的比例应该是每三个在职员工养活一个退休人员。而德国目前的人口状况要求每100个在职人员为44个退休者提供退休金。按照现在人口生育率和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进程,再过20年,每100名在职员工要养活78个退休者。到那时,想靠在职员工交纳保险金来保障退休者的生活已不可能。
当德国19世纪初推行养老保险体制时,法定的退休年龄是70岁,而那时的平均寿命只有45岁。1956年德国政府进行养老金改革时,把退休年龄定为65岁。这几年,德国人的平均退休年龄实际上是65岁,但平均寿命已达到80岁。因此德国政府决定从2013年开始将退休年龄提高到67岁。
欧洲社会已对享受安逸的退休生活习以为常,一些福利国家更被视为欧洲大陆退休人士的乐园。尽管越来越多人意识到现行制度即将破产,但老百姓关心的往往是眼前利益,反对延长退休时间。记者的一位德国朋友就认为,这个决定不符合实际,其实在德国企业里,有三分之二的人在65岁之前就已经因身体原因被迫离开了工作岗位,更何谈提高到67岁。一些学者认为,推迟退休年龄会挤压年轻人的就业和晋升空间。延迟退休就是延长国家的新陈代谢周期。德国工会也批评说,该项改革措施无益于德国的老年保障体系,其实是变相的“缩减养老金计划”。不管老百姓如何反对这一措施,但人们必须认识到,对现有福利体制进行改革是欧洲面临的“痛苦现实”。
本文章关键词:留学预科 出国留学 德国留学预科
留学114为您提供更多出国留学,国内留学预科更多信息www.liuxue114.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