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峰,这个来自武汉的大男孩,正通过自己的方式离开这座城市,离开父母的身边。“去美国,”赵峰心气很高,“上最好的大学!”可最新的一次SAT考试成绩,却让赵峰的妈妈感到有些焦虑——1960分。
此例非独。年复一年,一批批考生带着备战高考的惯性思维,纷纷跳入题海,可对于“洋高考”SAT却收效甚微。美《时代周刊》撰文多次,抨击中国培训机构鼓励考生用押题、蒙题、背范文的方式冲击SAT,而SAT的出题方ETS对此做法的答复是:“SAT作为一种学术性的能力测试,已经被‘门萨’等高智力组织作为入会考核标准,对于能力的考量是SAT考试最重要的的设计理念,中国人从一开始就错了。”
从杜克教育最新发布的《2013年中国年度SAT报告》(下文统称《报告》)中,我们也找到了一些有趣的数据:将阅读部分译成中文,中国考生表现如何?数据显示,全样本均值比例3:2。同样的题目,如果英文版正确2道题,考生在中文版中可以多正确1道。这一方面回答了语言在SAT考试中的影响比重,同时也告诉我们,SAT考试中批判性阅读能力的重要性:无语言障碍情况下,没有思辨能力,阅读成绩依然很难得到高分。
通过《报告》我们还可以观察到,大量的真题训练,对成绩在2100分以上的学生还是可以产生一定作用的。对此,杜克教育学术总监的解读是:“这个分数段(2100分以上)的学生,我们的模考分析报告已经说明,他们具备了相当量级的学术能力、批判性阅读能力,所以增加熟练度会对分数提高有所帮助。但这不是绝对的,有的学生虽然分数较高,我们还是通过他个人的分析报告发现了短板,此类学生如果不加以补强,成绩不会稳定,偶然性会很大。”
其实多年以来,中国教育都在不停展示两个高频词汇: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数年教改却难免殊途同归,因为最终标的只有一个——高考。而SAT却给了我们些许别样启示,题目为标,能力是本。先要对自己的不足进行精准定位,再辅以针对性课程方能治本。
也许,是时候从题海中出来透口气了。
本文章关键词:留学预科 出国留学 HND留学预科
留学114为您提供更多出国留学,国内留学预科更多信息www.liuxue114.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