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免费咨询电话:400-6767-050 免费留学评估表 收藏114留学网
留学首页 | 留学预科 | 留学动态 | 美国留学预科 | 英国留学预科 | 北京留学预科 | 出国必读 | 留学政策 | 留学生活 | 热门专业 | 海外精彩 | 海外名校 | 带薪实习
 
 
您现在的位置: 留学预科网 >> HND留学 >> HND动态 >> 正文

执着创造奇迹

转摘:出国留学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1-1-14

  

我叫冯若冰,现在英国诺森比亚大学攻读硕士学位。本科也是在这个学校的物流管理专业学习,2007年10月获荣誉学士学位,硕士阶段的专业方向是全球物流与供应链管理。我是物流专业的课程代表。
  在北京交通大学HND的三年学习对我的帮助是难忘的。我们的老师都是最好的,我们接触的都是最领先的物流供应链知识,这对我本科乃至到现在研究生的学习都是帮助很大的。交大的教学和管理我不想评论太多,因为已经足够好了,对于一个刚刚开始的项目能做到这样的程度已经让我为我们的所有教职员工感到骄傲。
  2006年9月我离开祖国到英国诺森比亚大学学习,我感到国外的教学确实和国内有很大差异。主要的区别就是着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以及自觉性。很多人说英国是快乐教学,其实这只是相对的。也许学生在前大半个学期都是无所事事,但是到了学期末,考试论文,压力全都来了。而这种压力是自己给的,因为之前有很多东西都可以做,但是正是因为没有任何人的督促,事情会越积累越多。在国内老师都是催着交论文,而在这里别人是不会给你压力的,如果到时间没有提交论文且同时没有正当的理由,结果只有一个,就是0分。此外,区别还表现在论文的质量上。国内的教育是填鸭式的,老师会告诉学生如何写论文,正确的观点是什么。但是在英国,老师是鼓励学生去看100篇文章,然后结合自己的想法写出一篇具有很高学术理论基础的论文或报告。这个是我来英国以后感觉最深的。所以想得高分,就去多看书。
  来到英国怎样才能尽快融入学习和生活中呢?每个人对于学习与生活的适应程度是不一样的。什么才能叫做“适应”,这个没有个准确地定义。如果这个问题是针对我自己来说,我认为到现在我还没有适应这个国家的学习和生活。这一点很难界定。我的尺度是,我可以听懂老师上课说的每一句话,我可以在打工时找到一份薪水很高的的工作。就单单说这两点我都没做到,所以不能说真正的适应,更不用说很快。英国不是我的国家,也许我要再用5年甚至10年去真正适应这里的一切,但是目前为止没有长期在这里发展的打算。如果换一种方法去问这个问题的话,我建议使用“融入”这个词,因为这个词是相对主动地,而“适应”是被动的。我不喜欢有任何压力推着我做事,那样会让我有抵触情绪。
  最近我经常改变在MSN的个性签名,太多地感受先不多说,就把这几天的签名列一下:
1. 糊涂做人,明白做事。
2. 这个世界永远是平衡的,有得到就有失去,反之亦然!
3. 做个真实的人,没有欺骗。
  以上都是在某一天的有感而发。昨天傍晚还坐在市中心的长椅上看着过往的人群。有一对看起来是印巴的母子在拉手风琴和拍鼓,每当这个时候,我会好好的想想自己。我来这里做什么,我正在做什么,我以后做什么?三个简单的问题有的时候让我很难回答。英国的这个时候已经有点冬天的味道,而那对母子让我感动。她们在取悦别人,让这个城市充满着艺术感,同时她们需要的是别人的一些小小的帮助去继续自己的生活,也许两英镑对于我来说不算什么,但是对于她们来说,这可以解决一顿晚餐。跟她们交谈了两句,感觉自己的价值得到体现。在这里我体会到了劳动最光荣的真实含义。在这里我喜欢用我多余的能力去帮助别人,记住是“多余的能力”。这句话的隐身含义就是要让自己先好起来,这样才可以去帮助周围的人。
  其实感受太多了,写本书都可以了。不想说太多了,人和人不一样,要真正了解这个社会,只有自己去感受!

本文章关键词:美国留学预科,英国留学预科,北京大学留学预科,清华大学留学预科,留学预科,留学预科班,22留学,22留学预科

留学114为您提供更多出国留学,国内留学预科更多信息www.liuxue114.com


上一篇: 学海无涯苦作舟
转眼间,来英国已经有一年多的时间了,顷刻间还可以想象初到英国的情形,一切都是那么的新鲜,现在已经把一个陌生的环境变成了一个熟悉的世界。现在我已经步入研究生学习,感觉和本科是两个完全不同的阶段,相差极大…

下一篇:剖析给HND师弟、师妹们的建议
我叫邵睿思,是北京交通大学HND中心2003级毕业生。现在英国卡斯特大学 (Lancaster University)攻读硕士学位,专业为 运筹学(Msc Operational Research)。本科是在英国诺森比亚大学的物流管理专业学习,2007年10月…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114留学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114留学网发布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114留学网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114留学网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内容。

 
出国留学工具箱
 
 
 
相关留学新闻
 
网站导航
 
友情链接

留学首页关于我们广告服务联系我们商务合作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13 WWW.LIUXUE114.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客服热线:400-6767-050 010-59792021 项目合作:13691570089

114留学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09067369号

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备案编号:1101085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