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教育染上了那么一丝功利味道,人们忽然发现,“被”字居然在教育界如此横行霸道。为了“高就业率”而生的“被就业”、为获得各类文凭或证书的“被培训”、以获得升学加分为目的的“被特长”……数不胜数。
当教育染上了那么一丝功利味道,人们忽然发现,“被”字居然在教育界如此横行霸道。为了“高就业率”而生的“被就业”、为获得各类文凭或证书的“被培训”、以获得升学加分为目的的“被特长”……数不胜数。而当我们将目光投向壮大的留学大军,当留学渐从“精英教育”发展成为“飞入寻常百姓家”,我们不禁需要好好反思一下,那些揣着对未来的美好梦想,欲踏上海外求学之路的“准”留学生们,他们真为留学做好各方面准备了吗?其中有没有人是不自知地“被留学”了呢?
探讨:“被留学” 事出有因
业内人士指出,放眼现今约140万留学大军,可以发现其组成日趋复杂多样——从传统“主力”大学生,而今逐渐上延至在职人士,下深入高中生、初中生甚至年龄更小的孩子。由于他们的留学动机和留学目的各有不同,导致各类留学“痹症”逐渐凸现,“海归”“海待”成 等现象屡见不鲜。
观点:留学应“以终为始”
对于“被留学”现象,有专家指出,其问题症结出自部分学生和家长在考虑留学时过于“近视”。他们秉持“以始为终”的心态,只将跨出国门作为留学成功与否的标志。每天乐此不疲地比较着大学的排名,盘算着专业是否热门,关心录取通知书什么时候到手,签证能否顺利过关……这就陷入了严重的留学申请的误区。
其实对学生来说,出国深造是一项带有前瞻性的教育投资。西方高等院校在招收国际学生时一般会遵循两类原则:严进严出或宽进严出。无论这两类原则在招生方法上有何区别,最终达成的目的是一致的,就是“严出”。所以学生如果有了留学意向,就不但要规划如何走进国外大学的校门,更要好好思考,是否具备充分的实力能顺利走出校门。专家指出,学生除了下猛力在考试成绩和语言成绩之外,还要更“远视”些,在学术、文化适应、自我规划等方面也做好准备。
★学术准备:学术英语是出国留学的第一“要务”,学生不仅要能够听懂英文授课内容,还必须要自信地参加各种讲座和课堂讨论,在同学面前发表演讲,写学术论文等。由于中西方教育体制的差异,西方的研究方法及专业知识与中国有较大差异,中国学生和家长往往会忽略到这一点,在学术方面准备不足。
★文化适应准备:很多学生和家长会忽视文化适应方面的准备,认为只要到了当地自然而然就“入境随俗”,慢慢总会适应。但事实上,学术方面的不足或许可以通过努力来克服,而来自西方思维方式、行为习惯等文化冲击将对学生的传统理念发起极大挑战,导致他们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难以融入当地生活。
★人生规划准备:很多学生到了国外,发现离开了国内环境的依存、父母亲人的庇护,自己连自己每天究竟要干什么都不知道。因此,留学前一定要认真地做人生规划,量体裁衣。看自己是不是确实有留学意愿,能适应国外的教育体制。不要到了国外才“如梦初醒”。
自测:你“被留学”了吗?
为帮助学生自省是否“被留学”,有专家特别设计了一些自测题,学生可依此做一个简单的自测。如果有1-3个问题的回答为“否”,那么你存在一定的“被留学”倾向;如果有半数以上的回答是“否”,那么建议你“三思”,对留学计划再重新做一番规划。
1.你是否在国内形成了良好的自主学习及独立生活能力?
2.你是否对海外学习状况和生活状态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3.你是否对自己的兴趣爱好以及未来职业发展有比较清楚的认识?
4.你是否综合评估了自身的学术水平,包括学习成绩、语言成绩等之后,才选择了适合自己的海外院校?
5.你是否对各个国家的留学优势有所了解,并对你选定的留学国有清楚的认识?
6.你是否在留学费用(包括学习费用和生活费用)上有所准备?在没有全额奖学金的情况下,能否解决留学费用问题?
7.你是否确实是以接受更高教育质量,并通过留学达到自己在教育上的提升为留学目的?
本文章关键词:出国留学 HND留学
留学114为您提供更多出国留学,国内留学预科更多信息www.liuxue114.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