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蒋是剑桥大学的物理学博士,有过一年半的博士后经验;目前在英国一家投资银行作数量分析师。他向记者聊起了自己的求职经历:
记者:你找银行的工作用了多长时间?是通过什么渠道来找工作的?
小蒋:差不多有半年多的时间,我是从大学里的职业信息办公室(Careers Office)以及网上的猎头公司(head hunter) 那里得到很多的招聘信息;再有各大银行自己的网站也很有用。
我应聘的这家投行在我递交申请后很快就通知我去考试了,第一次是先考数学,这关过了之后是面试,考数学、编程、金融及综合问题。
应聘投行的前期准备工作
每家银行筛选申请者有共同点,也有不同点。由于竟争激烈,同时由于网络的普及,申请成本很小,导致岗位少申请人过多。银行要专门请人来做首轮筛选,这往往由人事部门来做,另外中介公司也起类似的作用。
我个人觉得银行人事部门的面试问题往往有些不着边际,很泛泛,有点八股文式的。中介公司往往会给一些更直接的相关的信息,比如你是否有这个或那个经验,有没有念过这本书等等。当然,过了人事或中介这一关之后是专业性较强的面试,比如金融、数学以及一些智力问题等等,这些是真正的硬仗,往往由相关专业的部门来主持。
有针对性地准备简历和考试
记者:你是怎么准备简历和申请表的呢?
小蒋:我到了大学的职业信息办公室,请一位职业顾问帮我检查简历。她是根据我所申请单位的要求,逐项逐条地对照我简历中罗列的技能。
当时我在简历中附有学术出版纪录,她认为这项对申请投行没有多大作用,如果说是申请研究类的工作话,才有保留价值。
就我的经验而言,简历不要超过两页, 提供适当的技能信息,千万别琐碎。我申请的是数量分析方面的工作,对数学和计算机编程的要求比较高。因此我就在简历中突出我这方面的成绩。
记者:除了数学和计算机外,还有哪些技能是投行很看重的呢?
小蒋:团队合作!最好在简历中举个小例子来说体现自己是很好的合作伙伴。
本文章关键词:22留学,北京大学留学预科,美国留学预科,留学预科,英国留学预科,清华大学留学预科,清华学术桥,人民大学留学预科,澳洲留学预科
留学114为您提供更多出国留学,国内留学预科更多信息www.liuxue114.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