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记者通过手机连线采访了两位在伦敦求学的扬州留学生,请他们讲述发生在身边的骚乱,留学生及亲属昨借本报向所有亲朋报平安。
骚乱
源头
那起“抢击”事件使骚乱持续升级
“空气中不仅满是烧焦的味道,还时不时传来一些疑似爆炸声。”昨晚9点45分(伦敦中午时间),张浩通过QQ与记者取得了联系,他是正在英国莱斯特大学就读传媒专业的扬州籍博士研究生。通过国际长途电话,张浩告诉记者,发生骚扰时,他正在伦敦做博士毕业的相关课题研究。后来,通国BBC的权威通告得知,与他暂住地不远的其他十多个地方同时发生火烧抢劫事件。
张浩是扬州人,先后在英国伦敦留学两年,后来前往莱斯特大学就读传媒学博士。由于博士毕业在即,为了查询资料方便,张浩并未在暑假回国探亲,而在今年7月28日前往伦敦亲友家中居住。张浩说,伦敦当地时间8月8日下午,他从亲友居住地开车前往伦敦市中心查找资料时,发现伦敦大学学院附近,不仅交通一路堵塞,沿途一些餐馆以及便利店也都纷纷关闭了。
“经常前往伦敦,从来没经历过这样的乱象。现在,伦敦基本没有游客,到处可见的只有巡逻的警察和警车。”在与记者连线过程中,不时有警车呼啸而过的警笛声传来。张浩认为,伦敦之所以发生大规模的骚乱,是因为29岁的黑人男子马克·达根被警察枪杀后,家人质疑警察的行为,未得到IPCC(英国独立警方投诉委员会)的回应。在这种情况下,一些不明真相的年轻人纷纷走上街头,进行抗议示威活动,最终演变成了抢劫放火的暴力事件。
骚乱影响
骚乱与华人无关联,但亚裔却易受攻击
“真的很可恶。”张浩告诉记者,此次伦敦骚乱虽与华人无关联,但亚裔却易受攻击。因为此次主要是以英国本土青年以及黑人和其他移民青年为主。骚乱中,受损严重的克拉珀姆地区不仅燃起冲天的大火,汽车被焚,多家商铺被砸,市民只能眼睁睁看着蒙面暴徒抢走商店里的商品。
张浩说,根据BBC最新报道,在伦敦骚乱大规模蔓延时,一些暴徒不但抢劫了一位学生,还一边抢劫一边假装“安慰”倒下流血的学生。被抢学生,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暴徒嚣张地离开。张浩表示,由于被抢学生的背影酷似亚裔。因此,警方提醒亚裔晚上尽量减少外出。每年前往英国的亚裔留学生,不仅高达3万人以上。其中,就有不少华人留学生前往伦敦求学。
现在还有不少华人在伦敦求学。由于华人身材相对较小、性格隐忍,加上喜欢使用现金的原因,成为暴徒的攻击目标。不过,记者采访时获知,英国伦敦以及周边的一些大学(学校),从5月份以后开始陆续放暑假,现在仍留在英国伦敦以及周边的扬州留学生,不超过20人。其中,包括朱某等多位扬州留学生,先后已陆续回到了扬州。
骚乱进展
twitter等社交网络成了骚乱的“助推器”
张浩说,这几年英国的经济持续低迷,失业率增加以及法律保护青少年“过度”等原因,是引发此次骚乱的重要原因。警方对事件的不当处理和对不同族裔之间的偏见,令事态进一步扩大到很多城市。张浩表示,根据BBC的新闻报道以及亲眼所见,此次骚乱的发起者几乎都是青少年。他们的年龄普遍徘徊在10-20岁之间,最小的只有7岁。
据介绍,由于失业率居高不下的原因,很多家庭不仅无力顾及家中的青少年管教问题,立法对于青少年犯罪的过度“保护”,同时又诱发了青少年容易走上犯罪的道路。在这种情况下,当伦敦以及周边很多城市发生骚乱时,twitter等几个主要社交网站无意中成了帮凶。参与骚乱的青少年,不少人都是通过twitter网相互联系,还根据twitter网上公布的路线,相互聚集在一起肆意搞破坏。
一直在关注伦敦骚乱事件的张浩分析说,此次伦敦的骚乱影响之所以持续升级,虽与IPCC对于民众的质疑处置不当外,twitter等社交网络则成了骚乱的助推器。张浩认为,有民众利用twitter煽动民众的情绪。此时,一张警车被毁的照片,不仅在一个小时内被转发了100万次以上,一些不满现状的青少年,还在twitter网上相约前往某指定的地点,抢劫放火。在这种情况下,英国不少地区相继出现了骚乱人群以及破坏后留下的“痕迹”,张浩说。
“骚乱扩散到了很多城市,警察每天都在抓人”
“伦敦骚乱现已扩散到了很多城市。”张浩表示,根据BBC新闻同行以及同学们反馈的信息显示,尽管警方正在控制局势,但由于其他城市也已发生了暴力骚乱。因此,安全形式仍不容乐观。比如,伦敦发生暴力骚乱时,不光英国中部的伯明翰发生了系列暴力抢劫事件,莱斯特市的安全形势也不是很好。因此,市民晚上基本不敢外出。
为尽快平息伦敦暴力骚乱,伦敦大街小巷现在到处可以看到警察的身影。张浩告诉记者,昨天中午,当他前往伦敦帝国理工大学(南肯星顿校区)办事途中时,就亲眼看到三个暴徒被押上警车。与此同时,为惩治引发大规模骚乱的暴徒,伦敦警方现已全线开展抢劫亚裔犯罪和打砸烧抢的犯罪指认工作。据悉,截至昨天下午五点(伦敦时间),经过指认,已有上千名骚乱分子被警察逮捕。
最新消息
昨天下午,伦敦开始陆续恢复秩序
“从8月6日晚开始,伦敦骚乱不仅在伦敦诸多地区相继发生暴力事件,且骚乱已经蔓延至英格兰中部城市伯明翰。”昨天中午12点45分,记者通过多种渠道,不仅找到了正在英国伦敦大学留学的扬州学生戴锦华的联系方式,还成功拨通了戴锦华手机。
尚在睡梦中的戴锦华告诉记者,由于夏季时差相隔7个小时的关系,因此他正在休息。不过,当记者问其安全有无保障后,戴锦华感谢记者的关心外,还说:“我们学校就在伦敦市中心的Bloomsbury。”不过,因为现在还是清晨的原因,街上并没有多少行人。但时而会有三三两两的警车呼啸而过。
最新进展
骚乱不止?上高压水枪
卡梅伦已经授权警方
骚乱不止?上高压水枪
警方将通过监控录像识别骚乱者身份
英国首都伦敦等地连续四晚出现骚乱,首相戴维·卡梅伦10日说,已经授权警方使用高压水枪驱散骚乱者。
应对措施
高压水枪24小时待命
英国曼彻斯特、索尔福德、西布罗米奇、伍尔弗汉普顿等地9日晚爆发骚乱,其中西北部城市曼彻斯特最为激烈。数百名蒙面年轻人砸破曼城临街店铺橱窗,劫掠商品。
卡梅伦10日主持召开第二场“内阁简报A室”紧急会议后,在唐宁街10号首相官邸外举行新闻发布会,称“我们需要反击且正在启动”。“内阁简报A室”负责处理英国突发紧急事件。卡梅伦说:“我们已经部署应急预案,高压水枪24小时待命。”
警方现阶段已获政府授权使用橡皮子弹。
法新社报道,在英国历史上,高压水枪只在北爱尔兰教派冲突中使用过,从未在英国大陆派上用场。
追根溯源
被指“卡特里娜时刻”
卡梅伦8日晚提前结束在意大利的假期,急返首都伦敦,应对骚乱事件。他9日下令在伦敦增加部署1万警力,10日他强调:“骚乱事件持续令人完全无法接受,(骚乱)将被制止。(英国)不允许恐怖文化存在于我们的街头。”
连续数日骚乱成为英国保守党和自由民主党联合政府执政以来遭遇的最大挑战。
英国政府指责骚乱是“机会主义的犯罪行为”,但反对派却认为,政府大规模削减公共开支、乏力应对社会问题是骚乱根源。
批评者将这轮骚乱比作卡梅伦的“卡特里娜时刻”,将英国政府如今处境与美国乔治·W·布什政府2005年应对卡特里娜飓风不力的窘境作比。
英国《每日电讯报》发表社论:“卡梅伦必须向人们展现他如何控制局势,如果方法不得当,骚乱本周末还不见平息”,他今后再想像往常一样执政,“恐怕要挣扎一番”。
英国保守党主导的联合政府去年5月上台,决定5年内削减800亿英镑(约合1300亿美元)公共开支,以减少财政赤字。数十万民众今年3月在伦敦示威,抗议政府削减公共开支,一些人诉诸暴力,与警方冲突。
警方处理
通过录像画面辨别身份
自骚乱7日爆发以来,警方在英国各地逮捕超过1100人。他们涉嫌参与暴力活动、骚乱和抢劫。
卡梅伦警告,一旦警方通过闭路电视监控录像画面识别更多骚乱者身份,更多人可能遭逮捕,“一张照片接着一张照片,罪犯身份将被识别,遭到逮捕。”
大曼彻斯特郡警察局警官加里·休恩说:“几百个人,我们有你们的面部图像,有记录你们犯罪行为的录像画面。我们今天就要来逮捕你们,不管这需要花费多长时间。”
警方逮捕逾千骚乱分子
最小的年仅11岁
综合报道,随着大批警力投入,英国最早发生骚乱的伦敦在10日已渐趋平静,主要大街都能看到全副武装的防暴警察。
警方称,他们已在全国逮捕了1100多名骚乱分子,绝大部分都涉嫌抢劫和违反公共秩序,其中最小的年仅11岁。警方对其中近两百人提起了犯罪指控。
曼彻斯特警方称,他们将2名骚乱分子拘留,两人分别被拘16周和10周。
本文章关键词:留学预科 HND留学
留学114为您提供更多出国留学,国内留学预科更多信息www.liuxue114.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