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送报工也要托关系
姓名:阿滨
留学日本时间:6年
就读学校:语言学校,大阪大学
家庭经济条件:支持留学第一笔费用,此后靠打工
阿滨到日本后,首先在语言学校读书,后来转至大阪大学读了四年。在五年多的时间里,他修过铁路、高速公路,送过报纸,还常常在饮食店打工至凌晨两点。 “这些工作乍看不起眼,实际上,它们并不容易找到,需要有人托关系介绍。”阿滨称,其姑姑在日本,那些工作都是姑姑关照自己帮忙找的。
修铁路从每天凌晨两点开始,一直干到早上六点。趁着那段时间火车暂停营运,他们负责把木质枕木更换成水泥的。每天施工时间只有短短四个小时,需要马不停蹄地挖,其强度可想而知。“从奈良到大阪那段铁路的枕木更换工作,我全程参与。”阿滨说,他修了两年半的铁路。
除了修铁路外,他还在寒暑假修高速公路,整天在野外跟着工程队走。此外,还送过报纸,每天从凌晨两点到五点,摸黑在城市的各个角落送报。尽管送报要三更半夜来回穿梭,它却是个抢手的活,留学生们都在排着队争取。阿滨称:“送报在留学生队伍中很受欢迎,因为它报酬高、工作时间短。”每天只干四五个小时,报酬折合成人民币是每小时八九百元。当然,大部分留学生不只有一份兼职。
虽然兼职收入颇高,却仍然无法支付高昂的学费和生活费,阿滨坦言苦日子过了6年。他住的地方只是个破房子,没有单独的厕所和厨房,吃饭基本上是米饭、酱油加鸡蛋。“特别是到了月底,每天就不吃中午饭。”阿滨称,由于家里无力支付学费,要靠自己打工赚钱,分期支付学费(很多日本学校允许此种做法)。繁重的兼职任务和课业负担,使他每天的睡眠时间只有四个小时。
体力的辛苦经过休息后可以恢复,最要命的是内心的矛盾。阿滨称,自己常常想作为“龙的传人”,却来别人的地盘这么卑微地打工,内心很纠结、自卑。幸好有位日本教授不断地开导他,让他放下心理包袱,换个角度看问题。
阿滨介绍,在留日的中国同学中,“男生干苦力,女生去风俗场所”是个普遍现象。所谓的“风俗场所”类似于国内的夜总会,主要工作是陪酒,虽然学校禁止女学生这样做,但是生存压力迫使人身不由己。他再三强调说:“不能看不起她们,这就是生存。”
在近似残酷的生存条件下,阿滨养成了体谅、谦卑的胸怀。有一次回国期间,他与父亲搭乘出租车,父亲因为那位来自外地的出租车司机不熟路而粗言以对,颇有歧视的味道,阿滨就说:“爸爸你不要看不起他了,我在日本时就像他那样。”父子俩相视无语。
本文章关键词:北京大学留学预科,北京师范大学留学预科,中国传媒大学留学预科,清华大学留学预科
留学114为您提供更多出国留学,国内留学预科更多信息www.liuxue114.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