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留学预科 2+2留学 硕士预科 HND 3+1
 
 
 
学生姓名:
身份证号:

预报项目:

联系电话:
北大未名咨询电话
清华留学报名
 
 
 
 
 

80后诗人走进北京大学

    去年12月19日下午,“80后”诗人宇文玨走进北京大学百周年纪念讲堂,举行中国首张原创“诗歌”音乐专辑“诗の歌”发布会。发布会由中国青年报社主办、中国高校传媒联盟协办,诗の歌工作室承办。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制片人马伟平、“80后文坛三剑客”之一殳学超、导演闫宇彤、慈善中国行总导演李响、文学评论家夏烈等出席发布会。

发布会一开始,中国青年报徐文新发表致辞,他表示,诗の歌是一种新的探索,它把古老的诗歌与现代青年的文化要素紧密地结合起来,它提供了一种崭新的表达方式,为当下青年人追求深刻,追求价值,克服浮躁提供了一种新风,必将为促进青年文化繁荣开创新的篇章。

正式开始进行创作理念的解析之前,诗人宇文玨动情地忆起熟悉的诗句“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他表示,来北大举办“诗の歌”的发布会,有一个特殊的原因就是为了纪念海子这位从北大走出来的诗人。海子曾经呼唤诗歌的集体创造,而放眼当下,在诗歌再一次面临被边缘的尴尬境地下,作为海子的同乡与同道,宇文玨想用自己的原创诗打动大众,让诗歌复活,让诗歌重归大众。

宇文玨重新诠释了他所理解的“诗歌”的定义。我们常以为“诗”与“歌”是合一的,是一个统一的概念,但宇文玨认为,诗是诗,歌是歌,古人早有“无乐曰诗,合乐曰歌”的说法,可见诗与歌的区别主要在于合不合乐。所谓“诗歌”,当是可歌之诗、有诗之歌。他还认为,现代诗抛弃音乐性,并不能称作“诗歌”。而当前的歌曲则缺乏诗意,歌词并不具备独立性,很难像传统诗作一样流传下去,因此也不能称为“诗歌”。

作为一名诗人,宇文玨直面当前诗歌发展的困境。“是诗歌远离了大众,还是大众远离了诗歌”,“校园诗歌生存还是毁灭”这样的讨论一直在持续着,宇文玨有他自己的看法。他认为诗的尴尬在于很无力,他打了个比喻:“古诗已成古尸,新诗已成行尸。”因为古诗只躺在教科书里,供人瞻仰;新诗出版发行之后就躺在售货架上,供人扫视。人们对诗是双重待遇:尊崇或者歧视,对诗人是矛盾态度:敬而远之。宇文玨还尖锐地指出,不少高考作文的要求中赫然写着“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可见,诗歌正在远离着我们,遭遇到较难突破的发展瓶颈。

宇文玨将诗歌的困境归结为一个字“隔”,有古典诗歌与现代诗歌的“隔”,有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的“隔”,有“诗”与“歌”本身的“隔”。而要解决这些“隔”,就要想法设法地将它们“合”起来。为此,他主张古典诗词与现代诗词应该结合,诗与乐应该复合,诗歌与生活则应达到融合。

发布会开始之前放映的短片在结尾时提出了“庸俗世界,诗人何为”的疑问,随后宇文玨用号称中国第一张原创诗词与与流行音乐的专辑《诗の歌》做出了回答。他指出策划这张专辑的原因是,虽然当下中国风席卷了流行音乐,但是还没有人将诗词的概念、手法、历史系统而深刻地灌注到音乐中,而他想做的就是让诗歌借流行音乐重归大众。

宇文玨将自己的原创词定义为“文人词”,所谓“文人词”,并非文人之词,而是文化之词。他阐述了“文人词”的特点,歌词追求用典,运用对偶的工整格式,讲究格律,将“独立性”“文化性”“原创性”“流行性”有机地融合起来。他希望这样的一种创意能使诗歌更贴近大众,又能让流行歌曲更为厚重,延长歌曲的生命。

发布会上,“诗の歌”的创作团队以及到会的嘉宾纷纷发表了对宇文玨创作理念的看法以及对这一专辑发布的祝贺。发布会结束之前,宇文玨还高声发表了《诗歌宣言》,“诗歌有用,诗人有为”“诗言志不如诗言情,诗言情不如诗言美。”“诗必复活。”宇文玨称,自己甘愿作一块砖头,只希望引出更多的“玉”参与到诗的创作里,让全社会重新认识诗歌,支持诗歌,参与诗歌,让诗歌复活,让中国这一诗的王国复兴。

上一篇:
下一篇:

 
 

学校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民主楼207

咨询电话:400-6767-050 010-59792021 值班:13552002836

Copyright @ 2013 WWW.LIUXUE114.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大学出国留学预科 北京大学留学预科 北京大学本科留学预科

北京三行华拓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证 040377 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