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教授黄修己主讲:中国现代文学学科的过去和未来
4月11日上午,中文系鲁迅人文讲座第四讲在英杰交流中心拉开帷幕。本期讲座邀请原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黄修己主讲,题为“中国现代文学学科的过去和未来”。讲座由中文系主任陈平原主持。中文系商金林、黄子平、陈晓明、吴晓东、方锡德等教师一同参加讲座。

黄修己教授系中文系系友,他谦虚地表示,此行的主要目的是以“校友”的身份向大家汇报年过古稀的他现在在想什么、在做什么。黄修己教授回顾“现代文学”学科的创建史。新中国的建立为现代文学带来了第一次发展机遇;文革以后,拨乱反正,恢复学科,现代文学又有了第二次发展机遇。两次发展机遇促进了现代文学学科的大变化:一是历史观的大变化;二是形成了多元化发展的空间,“一条线文学史”从此被解构。
纵观“现代文学”的发展历程,黄修己教授总结了历史经验:其一,一个学科的地位并不是单纯地由自身的价值决定的,就“现代文学”而言,其学术价值和社会价值没有轻重之分,应当纠正独尊“学术之风”的倾向,不必否认学科的社会价值;另一方面,现在的学人应多做各种知识的准备,构建合理的“中文系知识结构”;其三,90年代以后,由于社会变革及学人自身的定位,“现代文学”学科逐渐边缘化。在全球化背景下,将民族资源重新转化为新资源,这是后发现代化国家均面临的挑战,即既要接受国际影响,又要发扬民族文化传统。因此,两条线的“现代文学”学科自身还有发展的空间。
黄修己先生回望“现代文学”的创建史、发展史,纠弊学科发展的缺陷,放大关注的视野,点拨可能的发展方向,为中文系师生提供了难能可贵的警示。
鲁迅人文讲座是中文系高水平的学术演讲,邀请对象是大陆及台港澳的退休教授。鲁迅人文讲座自去年9月启动以来,已经邀请乐黛云、曾永义等著名学者来到中文系,与广大师生共同分享其治学经验与体悟。
上一篇:北京大学校团委举办“北京大学学生寒假返乡社会观察活动成果深化论坛”
下一篇:“北京大学卡布斯苏丹阿拉伯研究讲席项目”举行颁奖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