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留学预科 2+2留学 硕士预科 HND 3+1
 
 
 
学生姓名:
身份证号:

预报项目:

联系电话:
北大未名咨询电话
清华留学报名
 
 
 
 
 

《孙中山与<少年中国>》新书首发式在校举行

     2013年6月25日下午,《孙中山与<少年中国>》新书首发式在北京大学英杰交流中心阳光大厅举行。该书由北京大学名誉校董、著名美籍华裔企业家、社会活动家方李邦琴女士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主要记录了孙中山的革命足迹以及《少年中国》晨报和美国舆论界在辛亥革命前后对孙中山领导的这场革命的报道与看法,旨在纪念辛亥革命一百周年,弘扬海外华侨的爱国精神。

    北京大学留学预科 /beida/美国独立控股董事会主席、方氏基金会董事长、北京大学名誉校董方李邦琴,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央委员会副主席郑建邦,国务院侨务办公室宣传司副司长李国红,中国新闻社副社长夏春平,武汉市委统战部副部长汪海鹰,国务院侨务办公室宣传司文化处处长刘为杰,欧美同学会、中国留学人员联谊会、联络工作部主任从洪泉,中国艺术家协会秘书长范晓伟,北加州和平统一促进会会长林青、副会长何孔华等嘉宾专程来校出席了首发式。

    出席首发式的校内嘉宾有北京大学党委书记朱善璐,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吴志攀,北京大学校长助理、教育基金会秘书长邓娅,北京大学副秘书长、党委统战部部长张晓黎,北京大学出版社社长王明舟,北京大学出版社总编辑张黎明,北京大学对外汉语教育学院院长张英,北京大学图书馆馆长朱强、北京大学教育基金会副秘书长高超等。北京大学的师生代表共同出席了首发式。仪式由吴志攀主持。

活动伊始,一部介绍新书背景、方李邦琴女士以及她与北大情缘的短片,拉开了首发式的序幕,赢得了在场师生的热烈掌声。

 
朱善璐书记致辞

北京大学党委书记朱善璐代表学校致辞。朱善璐书记对方李邦琴女士一行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对方李邦琴女士长期以来给予北大的鼎力支持和宝贵信任表示衷心感谢。他指出,辛亥革命是海峡两岸及全球中华儿女的共同历史,打开了中国进步的闸门。辛亥革命精神更是与北大的光荣传统交融在一起,代代相传,生生不息。作为传媒业的巨子和杰出爱国华人,方李邦琴女士主持编纂该书,具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意义。他希望大家以此为契机,深切缅怀孙中山先生等辛亥革命先驱和爱国华侨的历史功勋,学习和弘扬他们为振兴中华而矢志不渝的崇高精神,为加快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共同奋斗。

朱善璐书记指出,早在九十五年前,辛亥先驱、北大老校长蔡元培先生就提出与世界一流大学“平行之发展”的宏愿。加快创建世界一流大学,是北大人重要的历史责任和梦想,也是国家民族给北大的任务和赋予的重托。他表示,北京大学要更加执着地加快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步伐,谱写北京大学的崭新篇章。北大所有师生员工要努力做到“使命自觉,创建自信,差距自省,奋斗自强”,以更加广阔的视野、更加开放的姿态和更加执着的努力,加快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进程。他期待各界朋友一如既往地关心北大,在北大向着梦想前进的进程中继续给予力量、支持和帮助。北大人将勇担使命、不负重任,从每一天做起,持续地、不懈地奋斗,到2018年既北大建校120周年之际,跻身世界一流大学行列,到2048年即北大建校150周年、新中国成立100周年即将到来之际,全面实现蔡元培先生的梦想,走在世界一流大学的前列。

 
方李邦琴女士发表演讲

方李邦琴女士发表了演讲。她说,在我的心目中,以北大对于新中国的贡献,早已是是世界一流大学。这本新书能在北大举行首发式,她感到非常荣幸、非常高兴。她向在场嘉宾和师生讲述了编写《孙中山与<少年中国>》的缘起和初衷,书名的由来,以及以一个华侨的心态来阐述对辛亥革命的深刻感受。回忆翻看史料的情景,她动情地说道,“当我掀开了发黄、发脆的报纸,一张张褪色的照片,旧的回忆、新的感受蜂拥而至,好像我已经走进历史时间的隧道,看到当时的情景,听到历史的声音,感受到当时爱国华侨的热忱。”

正是在使命感的推动之下,方李邦琴女士编写了《孙中山与<少年中国>》。她表示,这本书完全是摘录新闻的报道,所以有时代性、真实性、可靠性、历史性和独特性。她回忆起自己编纂此书时的点点滴滴,用一个个生动的小故事讲述了自己的感受和触动。她认为,辛亥革命的核心精神是振兴中华,辛亥革命是海峡两岸和平统一的纽带,是海峡两岸及全球中华儿女的共同历史、共同见证和共同经验。最后,方李邦琴女士对所有在《孙中山与<少年中国>》一书的编纂过程中给予支持、鼓励和帮助的人们表示诚挚的感谢。

 
吴志攀主持发布会

随后,朱善璐书记、方李邦琴女士及校内外嘉宾共同为《孙中山与<少年中国>》新书揭幕。

 
合影留念

北京大学出版社社长王明舟代表出版社致辞。他表示,方李邦琴女士主编的《孙中山与<少年中国>》将北美印行的《少年中国》晨报、《世界日报》等百年老报的大量第一手资料,加以系统的整理和挖掘,通过原始文献展示了孙中山光辉的历程,再现了辛亥革命血与火的实景,具有巨大的震撼力和独特的历史价值。这本书让我们透过历史报纸来寻找辛亥革命的意义,它给我们带来的阅读体验,不仅是回顾历史,更是亲历历史、感受历史、见证历史。

最后,方李邦琴女士向北京大学图书馆馆长朱强赠书,作为北大图书馆的永久收藏。

 

上一篇:
下一篇:

 
 

学校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民主楼207

咨询电话:400-6767-050 010-59792021 值班:13552002836

Copyright @ 2013 WWW.LIUXUE114.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大学出国留学预科 北京大学留学预科 北京大学本科留学预科

北京三行华拓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证 040377 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