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留学预科 2+2留学 硕士预科 HND 3+1
 
 
 
学生姓名:
身份证号:

预报项目:

联系电话:
北大未名咨询电话
清华留学报名
 
 
 
 
 

北京大学对外汉语教学60周年暨北京大学对外汉语教育学院建院10周年庆典在校举行

     2013年6月29日上午,北京大学英杰交流中心阳光大厅鲜花簇拥、高朋满座,北京大学对外汉语教学60周年暨北京大学对外汉语教育学院建院10周年庆典在这里举行。北大对外汉语教育学院的在校师生、离退休教师、校友、兄弟院校代表及各界人士百余人出席了本次盛典。北京大学原副校长,第九、十届全国政协副主席罗豪才也应邀出席。

    北京大学留学预科 /beida/北京大学党委常务副书记、副校长张彦,孔子学院总部副总干事、国家汉办副主任静炜,北京语言大学校长崔希亮,美国加州大学北大项目负责人唐占晞,学院退休教授、北大对外汉语教学中心原主任潘兆明,校友代表朱勇等嘉宾,以及学院教师和学生代表分别致辞,祝贺对外汉语教育学院建院10周年。

 
会议现场

张彦在讲话中对学院提出了深切期望和鼓励,他说:“对外汉语教育学院在北京大学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进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外汉语教育学院是一个年轻的学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有前辈们留下的宝贵经验,有国家发展作后盾,这个年轻的学院一定会更加飞速地发展。”张彦还表示,今后北大将加大对对外汉语教育学院发展的支持力度,并期待对外汉语教育学院为北大实现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创造更多的第一,更多的辉煌。

张彦讲话

静炜在致辞中说,北京大学在对外汉语教学60年的辉煌成就之路上,培养了一大批亲华、友华、爱华人士,其意义和作用已经远远超过了教授语言文字本身,北京大学的对外汉语教学在提高中国国际地位、传播中国语言文化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崔希亮深情地回顾了自己与北京大学之间的渊源,肯定了对外汉语教育学院建院十年来所取得的成就,并表示北京语言大学和北京大学有着天然的血肉联系,希望今后两校间有更多合作和交流的机会。

来自加州大学的唐占晞教授为对外汉语教育学院10周岁生日带来祝福的同时,也提出了中肯的建议。他说:“一定要了解学生学习汉语的动机和目标,要与已经毕业的留学生保持良好的校友关系。”

潘兆明则通过自身经历,用幽默的语言和风趣的故事,说明对外汉语教学需要精心、细心和责任心。相对于初创时期,如今的对外汉语教学在教材、教法和师资力量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但今后的学科发展方向还需认真思考。

对外汉语学院院长张英在报告中总结了北京大学的对外汉语教学在60年发展历程中所体现出来的特点。她指出,北京大学的对外汉语教学,具有强烈的探索意识和深厚的学术精神,重视学科基础工作,勇于创新、敢于实践。第一篇对外汉语教学学术论文、新中国第一部正式出版的对外汉语教材、率先采用汉语拼音方案草案进行教学等“第一”,都见证着北京大学对外汉语教学前辈的开拓创新精神,对新中国汉语教学发展产生过深刻影响。

在回顾学院建院10年来所走过的路程时,张英从六个方面进行了总结:留学生规模稳步扩大的同时,逐步实现教学体系、培养目标的多样化;在教师、教材、教法建设方面,取得了长足发展;在语言教学创新方面,逐渐形成了北大独有的特色;在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方面,逐步完善交叉学科所应具备的合理结构和完备的学术梯队;学院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备的人才培养体系。硕士和博士研究生教育已经初具规模;在国家汉语国际推广和北京大学国际化建设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张英在讲话中还指出,未来的十年,学院将着力学科建设,营造学术氛围,提升教学和科研品质,增强北大对外汉语教学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为此,学院提出两大发展目标:进一步发挥在语言教学方面的优势和力量,发展有北大特色的教学模式,使北京大学成为海外汉语学习者的向往之地,首选之地,最终实现“学汉语,到北大”的战略目标;致力于发展高水平的中文师资力量,吸收国内外优秀人才,使北京大学成为培养优秀中文师资的摇篮,最终实现“国际汉语教学名师出自北大”的战略目标。

学院能取得今天的成就,离不开老一辈教师学者筚路蓝缕的开拓之功,为此,学院特意为对外汉语教学工作的老前辈制作了荣誉证书。北京大学校长助理、社科部部长李强教授为到场的熊毅先生颁发荣誉证书。

英国剑桥大学、泰国朱拉隆功大学孔子学院、俄罗斯莫斯科大学孔子学院等海外合作院校和孔子学院也纷纷发来贺电,祝福北大对外汉语教育学院在对外汉语教学事业上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从1952年9月28日成立“北京大学外国留学生中国语文专修班”,北京大学对外汉语教学正式开始,到2002年6月29日,北京大学对外汉语教育学院建院,北京大学的对外汉语教学走过了整整一个甲子,对外汉语教育学院迎来十周年华诞。在这一发展历程中,北大的对外汉语教学学科始终秉持着北京大学的学术精神,以浓厚的人文底蕴为依托,在筚路蓝缕的初创时期,创造了诸多的第一,影响了新中国对外汉语教学事业的学科发展格局;在蓬勃发展的时期,为国家的汉语国际推广和文化发展战略、为北京大学的国际化和跻身世界一流的发展目标、为学院自身的可持续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提交了一份不俗的业绩单。回顾历史,忆燕园汉声多壮志,展望未来,愿汉语文化传五洲!

上一篇:
下一篇:

 
 

学校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民主楼207

咨询电话:400-6767-050 010-59792021 值班:13552002836

Copyright @ 2013 WWW.LIUXUE114.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大学出国留学预科 北京大学留学预科 北京大学本科留学预科

北京三行华拓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证 040377 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