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爱荷华州立大学张可昭教授应邀访问北京大学
2013年是信息科学技术学院成立10周年,为了更好地探索学院未来发展之路,信息科学技术学院依托北京大学“信息技术与信息化”名家讲坛,举办“软件技术未来”特别专题,邀请了一批国际知名学者前来北京大学,为信科师生带来国际前沿科技信息。
10月10日下午,美国爱荷华州立大学(Iowa State University)张可昭(Carl Chang)教授应邀来访,在理科二号楼2736学术报告厅进行了题目为“Towards In Situ Software EngineeringTechnologies”的报告。报告会由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院长梅宏院士主持。

北京大学留学预科 /beida/张可昭教授是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学会会士、美国科学促进会会士、欧洲科学院院士,是国际著名的计算机科学家。爱荷华州立大学是世界第一台现代计算机ABC(Atanasoff-Berry Computer)的诞生地。
在报告中,张可昭教授首先回顾了软件工程发展的各个历史阶段,对当今和未来软件工程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指出软件工程将从以系统的角度转向以人的角度出发来开发软件,这就要求在未来软件工程的研究中关注快速突发现场计算。然而,现有的面向服务上下文感知模型缺乏对人的精神层面状态的描述,这种持续变化的精神状态对软件演化十分重要。基于这一重要趋势,张可昭教授介绍了他目前的研究——现场(In Situ)检测用户需求变化并对软件升级改造,给出了具备该能力软件的抽象模型,并且指出和神经科学(Neuroscience)相结合是实现该模型的可能途径。最后,通过一个旨在服务独居老人和残障人士的智慧家居实例,张可昭教授对这一框架的可能应用进行说明。
精彩的报告赢得了热烈的掌声。梅宏院士代表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向张教授赠送了北京大学“信息技术与信息化”名家讲坛水晶纪念牌。讲座后,张可昭教授访问了软件工程研究所,听取了刘譞哲副教授和吴凌同学关于服务组装和在线开发环境的报告,并同与会者展开了深入讨论。
上一篇:北京大学副校长、深圳研究生院院长海闻会见英国商业创新与技能部常务次官马丁•道纳力、英国驻广州领事摩根率领的代表团一行
下一篇:北京大学清代国际研讨会正式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