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自己适合不适合留学?那么就看过来吧
很安静、很宅
不是留学阻碍
北京大学留学预科 www.liuxue114.com/beida/ 在我们的理解中,性格很大程度上决定着适应能力。但也不尽然,其实每个人的性格都有不同的一面。有的孩子比较安静,喜欢“宅”,但不一定就是性格缺陷或适应能力差,也许是国内的生活对他没有吸引力——除了学习、打游戏,现在的学生几乎没有什么课外活动,连一些原本可以自己动手的事情,也大部分都被家长包办,实在无聊。
对于这样的学生,国外丰富多彩的社交活动,或许就能激发他内心深处隐藏的激情。比如可以去做义工,去打工挣钱,甚至自己动手处理一些日常事务,也能让学生看到自己的能力,从而变得更有活力和自信。
留学生活磨练性格
不得不说,生活中的确有不少人性格内向,沉默寡言,不喜欢与陌生人打交道,不喜欢参加集体活动,交际能力不强。对于这部分人而言,出国留学这段经历可以磨练性格,改变“社交障碍”。
17岁的洛阳女孩赵洋(化名)就是这样。她原本非常胆小、内向,自理能力不强,尤其不善于同外界打交道,甚至羞于同不认识的人讲话。在澳大利亚高中就读一年后,赵洋接人待物落落大方、彬彬有礼。
赵洋说,自己就读的学校功课不重,还非常重视培养学生的社会能力,如教学生怎样买汽车、怎样纳税;让学生自己选题出一本书,从封面设计到内容编排都由学生自己设计、独立完成;鼓励学生业余时间去当义工和到公共场所打工等。在这种环境中生活了一年的赵洋,不仅慢慢适应了环境,而且变得很懂事、很热心,身心发展都很健康。
留学专家认为,靠留学磨练性格有一个前提,就是学生认识到了自己的性格类型,愿意改变、决心改变,知道自己出国是为了改变。这时候,他们才会在新的环境中挑战自我,努力让自己去完成一些平时不敢接触的“任务”,比如主动与人交流、独立处理所有的事情等,从而使性格更加完善。
自己适合不适合留学?看过来
既然性格不是留学障碍,那么,究竟哪些“特质”会影响学生在国外的学习生活?中国留学生出国以后可能会遇到哪些问题?
中国留学生身上也有一些普遍存在的问题。除了自理能力差,出国后不会照顾自己之外,缺乏礼貌也是其中之一。
动手能力差,也是中国留学生的“通病”之一。中国学生接受的是应试教育,而在西方国家的教育中实践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中国学生往往考试成绩好,而在实际操作中却差了很多。
中国学生往往表现不积极。中国学生上课、开会总是挑偏僻的位置,总是没有问题要问,上课也不会积极抢答,而国外的教学环境非常开放,上课提倡积极回答老师的问题,说出你的想法,哪怕是与老师争论,哪怕你的回答并不正确。关键是不放过任何思考的机会,不束缚自己的个性发展。
主动出击不做“孤家寡人”
专家表示,准留学生尽量努力提高语言水平,了解当地文化,尽可能多地找机会接触在华的美国人,请他们介绍美国的生活习惯,一旦到了美国,要大胆结交当地朋友。住在美国当地人家里的留学生,要尽可能地和寄宿家庭成员多接触。一般美国家庭都很和善,乐于帮助学生熟悉美国生活。不顾一切地“我行我素”,到头来只能沦为“孤家寡人”。
学生最好提前一两周报到,去了解学校信息,提前适应学校环境,不要把留学生活的开始放在报到第一天。”专家特别提醒准留学生。美国大学都有新生报到周,在这周里会给新生安排各种各样的活动,指导学生怎样去报到、注册、参加各种社团组织,还有老生,甚至是中国社团的学生会带新生参观学校设施,介绍图书卡怎么使用等。因此,准留学生能够提前一到两周报到最好,这样不至于第一天上课找不到教室,不知道怎么选课。
上一篇:美国将办亚洲学生微电影节 鼓励留学生参与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