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结束后不久就会迎来留学高峰,这一趋势近年来愈演愈烈。事实上,被不少家长作为“独木桥”外另一蹊径的留学,其实并非就是一条坦途——笔者近日调查发现,一些学生因出国后不适应,读到一半只好打道回府,重新准备后又踏上“二次留学”之路,犹如重头再来的留级生。那么,当这些“留学生”变成“留级生”后,他们的经验和教训能给后来者带来哪些启示呢?
留学9个月花费上十万 女生因专业不对路黯然回国
“读了将近1年时间,我才发现所学专业其实并不是我所感兴趣的。”昨天,晓玲(化名)谈起首次留学失败的经历时,语气中带着遗憾。
晓玲此前是武汉一所大学附中的学生,去年9月,高中毕业后她通过中介申请到英国伦敦一所艺术类大学读预科,专业是服装设计。然而读了几个月后,她发现这所大学并不像国内中介宣传的那样好,而且所学专业也并不适合自己,于是她产生了换学校和专业的念头。
经多方了解后,晓玲对伦敦大学的艺术类专业十分向往,然而由于自己语言基础不太好,加之报考竞争激烈,最后未能成功。今年5月,她不得不收拾行李回国,但过去这9个月下来,学费和生活费已花了差不多10万人民币。
回国后,心有不甘的晓玲准备再次向伦敦大学发起冲击,由于该校需要申请者提供专业作品,目前她正一边备考雅思,一边整理自己的作品集。
盲目留学容易不适应 每20人中至少1人留学失败
晓玲的遭遇并非个例。据业内人士透露,每年出国留学者至少有数十万人,其中留学失败者约占总数的5%~10%,也就是说每20人里至少有1人留学失败,他们中一部分会选择留在国内,另一部分会走上“二次留学”之路,如此一来白花了大把的钱不说,更浪费了宝贵的时间。
“留学失败者中,有少部分是因为家庭发生变故,比如做生意失败导致失去经济来源等。”一家大型留学机构负责人分析说,大部分留学失败者是由于盲目跟风,结果出国后不适应,或者自我约束力太差,成绩不达标被勒令退学。
这些留学失败的学生,在高招录取尾声这一特殊阶段有很强的警示作用,这是因为每年暑期是留学高峰期,而在这支留学大军中,“突击留学”的学生不在少数。
“‘突击留学’的学生和家长在做决定时更应慎重。”留学业内人士认为,相对于早有留学打算的学生而言,“突击留学”的学生多是因为没有考上国内理想大学,而临时决定留学,给予他们思考和准备的时间更短,因此更容易盲目跟风。
本文章关键词:北京留学预科 北京留学 出国留学预科
留学114为您提供更多出国留学,国内留学预科更多信息www.liuxue114.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