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背景在申请中的重要性可以总结成两方面。
出国留学,学术背景体现的是核心竞争力。招生委员会在看一个申请者的时候,首要关注的就是他的学术潜力。显然,GT成绩只能反映申请者的英语能力和最基本的逻辑能力。只有学术研究经历才是最直接、最全面的体现了学术潜力。其次,学术背景贯穿整个申请过程。GT这些英语成绩,作为申请材料的一部分,提交之后也就完成了它们的使命。但是学术背景,不仅能让你的文书增色不少,更能在套磁的时候发挥重要作用。
说到套磁,我发现很多同学都是知道它有用,但是都不愿花时间。套磁确实是个艰辛的过程,你要和多个教授去联系,你要看他们的论文,你要忍受石沉大海的痛苦。我有个同学,套了一阵就放弃了,说套磁太累了,投入产出比太低,很浪费时间。我说,错,套磁的产出绝对丰厚啊:1,通过广泛地看论文,培养了你的研究阅读能力;2,通过看不同方向的论文,让你真正了解自己的研究兴趣,避免选错了导师;3,通过和不同教授邮件交流,提升学术社交能力,这是之后做好研究的重要技能;4,通过查看不同教授的背景和论文,能够加深对整个学术圈的认识,掌握圈内的研究热点,人际关系等。我说,这么多的好处,不仅让你的申请结果更好,而且对你今后的学术发展影响深远,怎么会是浪费时间呢?他听完之后就积极地套磁去了。
说了这么多,到底怎样才可以提高学术背景呢?下面结合我的经历,给大家一些建议。
1,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提升途径。我在本科的时候,有两大世界性的学术竞赛,一个是美国数学建模大赛(MCM),一个是ACM程序设计大赛。我仔细对比了两个比赛的情况,发现MCM的训练周期较短,比赛时间较长(3天),对综合能力要求高于专业能力(MCM往往要求数学、计算机、物理等多领域的知识技能,而ACM对计算机算法的知识要求非常高)。于是,我就组了个队参加了MCM。我们训练了两个月(每天2-3小时)就去参赛,拿下了美国赛一等奖。
2,找到合适的学术伙伴。不管是参加比赛,还是做科研,如果有合适的学术伙伴,往往能提高效率,激发学习动力。我在大三的时候,就找了两个兴趣一致的同学,一起做研究。由于我们当时研究的方向上找不到合适的指导老师,我们就互相讨论和指导。经过大半年的努力,我们在国际顶级及知名会议(注:美国的计算机领域对会议的重视程度一般超过期刊)上发表了多篇论文。找学术伙伴不一定限于自己的同学,你可以通过网络来寻找,比如说一同想申请出国的人里面,肯定有一批与你研究兴趣一致的朋友。
3,拓展已有的资源。前面第一个例子里面,我们就是把一个比赛的成果拓展成了论文。我们手头其实有很多资源的,比如课程设计、课程论文、比赛的项目等等,都是可以利用的。
4,找到快速的切入点。做研究的时候,选题很重要,一个容易上手的题目可以让你在短期内做出成果。选题也就是找到一个研究的切入点。总的原则就是选择那些做的人多,研究周期短,容易发论文的课题去切入。这里要强调的是,这条“总则”多少有点“急功近利”,其目的只是帮助很多缺乏学术背景的同学们提升一下科研背景,在短期内积累一些科研经历,并不是指导大家做出高水平的研究。
本文章关键词:留学预科 出国留学 出国留学预科
留学114为您提供更多出国留学,国内留学预科更多信息www.liuxue114.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