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道德模范与我校领导及思政课教师座谈会举行
校党委书记王玲首先致辞,代表学校向第一届全国敬业奉献道德模范许振超、第三届全国诚实守信道德模范孙东林来校表示热烈欢迎。道德模范许振超、孙东林先后致辞,并与到会教师就“学习道德模范精神,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家庭教育、党的教育、社会环境对道德的形成和培养中的作用”等议题进行热烈讨论。
“做事首先是做人。”“干活不能光用力气,还要动脑筋;干一行,就要爱一行,精一行。”全国人大常务委员许振超模范,被誉为“新时期产业工人的杰出代表”,他从青岛港的一名只有初中文凭的吊车司机,成长为桥吊专家,先后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国交通系统劳动模范,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等称号,他与大家分享了自己自学成才、技术革新的感悟。
“新年不欠旧年账,今生不欠来生债”。 “感动中国2010年度十大人物” “2010年度十大责任公民”、入选“中国好人榜”、被评为 “最给力网络民星”、在第三届全国道德模范评选中荣获全国诚实守信模范称号的“信义兄弟”,弟弟孙东林动情地讲述“生死接力”: “信义兄弟”孙水林、孙东林系武汉东方建筑集团有限公司项目经理。
王玲书记点评说,两位道德模范事迹感人,语言朴实,却能打动人心。许振超模范说的“坚持理想信念必须靠道德支撑”,孙东林模范说的“踏踏实实做事,老老实实做人”都是大白话,他们都是我们身边的普通人,他们没有华丽辞藻和豪言壮语,但他们的优秀品格和大爱情怀令人震撼。
王玲指出,行为准则是基础,精神境界是关键,理想信念是灵魂。品德教育分为三个层次。德育首先是做人的教育,是一个漫长的潜移默化的“修炼”过程。无论做官、做学问、做买卖,都需要好人品,好德行。古人云“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人的品德修养对人才的知识、能力、业绩,起着主导、主控、主力的作用。
王玲要求,要把学习全国道德模范先进事迹同践行科学发展观,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规划纲要精神,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结合起来,共同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水平任重道远,德育工作有很多值得探索和需要反思的问题,希望广大教师认真思考、共同努力,使我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再上新水平。
思政教研部李景瑜主任主持会议时说,为学习贯彻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加强学校文化建设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纪念《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颁发十周年,推进我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创新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课程教学模式,根据校领导有关指示精神,思政教研部特别邀请全国道德模范许振超、孙东林、孟佩杰来校举行先进事迹报告会及专题座谈会,他们的先进事迹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具有重要价值,座谈会交流新观点、分享新见解、收获新感受,对于思政课教师也是一次提升思想品德修养的学习课。会后将根据校领导指示,认真落实学校部署,继续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学改革创新,培养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良好道德和强烈社会责任感的高素质人才。
座谈会结束后,与会者合影留念,两位道德模范参观校史馆并题词留念。
上一篇:“CIBN杯”首届全国大学生英语主持人大赛在中国传媒大学圆满落幕
下一篇:模范的力量——全国道德模范先进事迹报告会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