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经贸大学:打造一支高质量的“引路人”队伍
打造一支高质量的“引路人”队伍
(《光明日报》2012年4月23日头版)
编者按 为更好地推进全体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近年来,我校党委学生工作部狠抓学工队伍建设,特别是在辅导员队伍建设方面,从设计思路到规划方案再到贯彻执行,走出了一条“科学化、规范化、立体化”辅导员队伍建设的特色之路,打造了一支恪守使命、甘于奉献、能打硬仗的辅导员队伍,使他们成为深受学生喜爱和尊重的“引路人”。《光明日报》在2012年4月23日的头版头条《打造一支高质量的“引路人”队伍——关于高校辅导员群体的调研报告》的文章中以较大篇幅介绍了我校“六位一体”的全员全过程育人体系和书记、校长深度辅导的辅导员队伍建设新模式。
文章如下:
定位之思:如何当好学生的人生导师?
天刚擦亮,对外经贸大学的辅导员杨熙就悄然起身,简单洗漱后,告别了还在熟睡的儿子,踏上了一天“战斗”的征途。“几乎每天都像打仗一样忙。”杨熙这样形容自己的工作。
忙的不只是杨熙一人。这样的状态几乎每天都在辅导员的工作中上演。
辅导员究竟是什么?“辅导员要努力成为大学生的人生导师和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教育部思政司有关负责人这样表述辅导员的基本定位。
在调研中我们发现,高校辅导员大多承担着行政、党务等繁杂工作。“工作无边界”、“学校什么会都有辅导员来开”、“什么事都找辅导员”,是我们听到最多、也是最深切的感受。
鸡毛蒜皮的琐事中,究竟如何演好自己的角色?成为困扰不少辅导员的定位之思。
困则思变。“自我解放”已经成为不少高校和辅导员应对职业定位模糊的积极行动。
科学的时间管理是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支撑。教育部思政司有关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辅导员工作主要包括教育、管理和服务三大块,必然有许多事务性的工作,建议各位辅导员可以学一些时间管理方面的知识。”而对外经贸大学辅导员杨熙在工作中更是随手不离日程本:“我的时间都是网格状管理的,合理分配、规划时间让工作的劲头更足了。”而在6所高校的调研结果显示,工作日程本已经成为辅导员工作的必备法宝。
艺术的工作方法也为辅导员减了不少“负”。对外经贸大学在辅导员班级管理中采用“大班长制”,在小班基础上遴选一批优秀的学生担任“大班长”,和小班学生干部共同构成系统的学生工作队伍,直接向辅导员负责。中国农业大学则充分发挥党员力量,开辟了“党员责任区”,协助辅导员开展工作。而如何“把教育内容贯穿在现有的事务性工作中,因时制宜、因势利导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也成为解决辅导员定位之忧的关键问题。
化解本职工作之外的附属压力也成为不少辅导员眼中明晰职业定位的必要之举。我们在调研中发现,一些部门本应直接对口学生的工作因传达、管理方便等原因统统指向辅导员,“找你辅导员来”成为不少部门习以为常的工作方式。在此背景之下,高校整体上的人事制度改革也成为将辅导员从繁冗事务中“解放”出来的依靠力量。
工作之道:如何实现有效的思想引领?
在学工部组织的校内辅导员沙龙上,杨熙抛出了一个思考良久的问题:“辅导员究竟是应该站在学生前面举旗,还是跟在他们屁股后面乱转?”
“现在的学生获取信息渠道多、思维活跃,如何让先进思想进学生脑、入学生心确实很费脑筋,有时面对学生的追问,自己也会‘断电’。”
“书本上的理论好搬,可讲了学生听不进去。”
“有时我们讲千句万句也抵不上专业老师的一句话,千辛万苦做的工作经常被某些老师的负面情绪一笔勾销。”
辅导员们的话语告诉我们,杨熙的困扰并非个例。
在明确的职业定位下,思想引领是辅导员工作的重中之重。在全新的育人环境下,如何把握学生关心的焦点热点问题,充实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形式;如何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如何让思政教育的覆盖面更广、实效性更强也成为值得琢磨探索的难题。
在调研中我们发现,面对工作之惑,不少高校从辅导员群体政治理论素质的加强、全员全过程育人模式的探索、对学生特点的分析研究等方面入手,趟出了提高辅导员工作实效的新路子。
作为战斗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阵地最前沿的工作者,学习已经成为辅导员实现有效思想引领必备的重要素质。调研组收回的问卷显示,几乎每个辅导员都会定期参加政治学习,北师大等高校还积极举办“京师辅导员讲堂”系列活动,邀请政府机关、兄弟高校和境内外知名专家为辅导员主讲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热点、焦点问题。
学习机会不少,辅导员们的学习内容更是紧跟时代步伐,权威、解渴又实用。在调研中我们发现,今年2月份刚刚出版的《论文化建设——重要论述摘编》早已成为不少辅导员的案头书,中国农业大学、对外经贸大学等高校也纷纷利用专题讨论、自主学习等方式组织辅导员队伍学习《摘编》,为“导航者”寻求最新鲜的精神滋养。
知己知彼,方能行之有效。对学生特点的分析研究也为辅导员思想引领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了参照。教育部思政司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教育部已经连续20年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滚动调查,了解大学生的思想动态,为更好地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支持。同时,还全面加强辅导员工作网络平台和校园网站建设,组织开展全国高校辅导员优秀博客、优秀博文评选活动等,鼓励支持辅导员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对深度辅导者进行深度辅导”则是对外经贸大学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先进经验。党委书记、校长为学工队伍做深度辅导报告;学工部等有关部门通过专题会等形式为辅导员做深度辅导;辅导员则为全体学生做深度辅导。全校形成“书记(校长)——全体深度辅导队伍——全体学生”的自上而下、覆盖全体、有效推进的完整的三级学生深度辅导工作链条。
同时,对外经贸大学还充分整合本科指导教师、班主任制度,积极打通辅导员与专业教师育人工作的通道,为全员育人的实现提供了良好的制度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