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国际投资论坛在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盛大举行
对外经贸大学副校长,中国世界经济学会副会长赵忠秀出席本次论坛并致词
商务部政研室主任张向晨
对外经贸大学FDI研究中心主
本次论坛围绕“中国跨国公司的成长与培育:理论,环境与模式”这一主题展开。与会嘉宾就人民币国际化与中国金融业的跨国经营战略,中国跨国公司的特征分析,中国海外经济利益的保护等话题作了精彩的论述和讲演,分析了在全球经济和人民币国际化的大背景之下,中国企业走出去的现状,问题与对策;来自企业的代表们则介绍了所在公司在海外投资和运营中的实际情况,就如何克服困难与当地政府和国民建立友谊,取得互信,文化融合等方面举出了一个个鲜活的事例。
中国FDI增长迅速 民营企业势头迅猛仍需“呵护”
我国FDI过去十年增长约21倍,2011年FDI总额位居世界第五。但商务部政研室主任张向晨指出,目前中国的海外投资额仅占世界海外投资总额的2%,仍有巨大的增长空间。就其实施主体而言,央企占主导作用,但民营企业也发展得非常迅速,非金融类的投资额中,民营企业所占的比例2008年是14.6%,2010年则上升到了30%。同时,张向晨指出,我国走出去的企业在海外市场存在布局分散缺陷,削弱了我国企业的海外竞争力。应该促进国企和民企联手合作,优势互补,形成产业集群的优势的发展趋势,这样我们的企业才能不仅“走出去”,更要“走进去”,“走下去”。
作为出席本次论坛的代表性民企,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崔永乾在介绍三一重工的业务发展情况时,非常自豪地介绍到,通过23年的成长和发展,三一重工创造了多项世界第一:研发的86米混凝土泵车刷新了世界纪录,履带起重机一次性起吊3600吨为世界之最,在挖掘机市场上,2011年三一重工位居中国第一世界前五,打破了挖掘机市场长期被外国厂商垄断的局面。但到目前为止,三一重工的机械设备大部分还是来自国内市场,去年802亿销售额中海外市场占36亿,因此要成为一个真正国际化的企业,三一重工还有较长的路需要走。目前集团在美国,德国,印度和巴西开设的研发中心今年都将投入运营,公司的目标是在2015年海外销售额超过15%,2020年超过30%。
本次论坛的承办方对外经济贸易大学FDI研究中心主
海外发展法则:坚持互利共赢和用工本地化
在谈到中国公司走出去时遇到的最大问题时,多位专家和企业家表示,国际局势的复杂多变,以及与当地文化的融合是最大的挑战。对此,坚持互利共赢,尊重当地文化,回报当地社会促进与海外市场地方政府的合作是不二法则。
中国社科院世经政所华商研究中心理事长康荣平在报告中,通过比较欧美,日韩,中国和印度企业在海外投资过程中收购成功率后发现,日韩企业的成功率远低于欧美企业,而印度企业的海外收购率则顺利得多。对此,康荣平指出,这与欧美文化的强势性密不可分,印度精英人才的英语优势和西方文化背景使得他们在海外收购中游刃有余,这一点值得中国企业学习和研究。
中石化集团经济技术研究院发展战略研究所所长史昕表示,应该遵循人才国际化和用工当地化的思路,就中石化而言,海外公司现有外籍员工2.7万人,占海外雇用员工总数的67%。中国有色矿业集团国际贸易公司副总经理高顺清表示,当前中国企业走出,所遇到的风险不在企业内,而在企业外,不在经济而在政府,不再当下而在未来,要摒弃保守思路,广交朋友。
海外发展法则:坚持互利共赢和用工本地化
在谈到中国公司如何保护在海外的经济利益时,中国社科院世经政所国际投资研究室副研究员李众敏指出,目前我国缺乏保护海外经济利益的战略,外交服务于经济的思路还有待加强。李众敏提议,应建立海外经济安全委员会,下设部级协调机制,通过高访,双边,多边等方式进行利益申明,通过加强立法,加强风险评估和预警来提高企业国际化经营水平和抗风险能力。
对外经贸大学学校与美、英、澳、加、德、法、俄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00多所著名大学和研究机构建立了学术交流关系,不断开展的对外交流与合作,使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面向世界办学的特色更加鲜明。
对外经贸大学留学预科( /duiwai/)
上一篇:贸大学子文采——“贸大精神”表述语之我见
下一篇:对外经贸大学校长施建军教授荣获第五届“IET—方正大学校长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