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主人公小传:
冯乾兴,男,现年81岁,离休前任职于福建省政府侨务办公室。
有时听人说道:“华侨很有钱”。说者可能无意,但听者心里却另有一番滋味,此时我真想说一个故事,一个关于华侨的故事。
父亲一人开荒种地20年
我的祖籍在广东,祖祖辈辈都是农民,我的父亲9岁就失去双亲。也许是生活所迫,叔叔只能带着他,远渡重洋到了马来亚的槟城。到了南洋后,叔侄俩还只能当农民。就这样,父亲跟着叔叔从事农活一做就十几年,父亲到了20多岁还是一根光棍,叔叔见状心里很不好受,就给他400元钱,叫他自己去“成家立业”。这400元几乎是他叔叔一大部分的积攒,他希望这个孤苦伶仃、没有爹妈孩子不要再跟着他,自己出去闯,可能还有出头的日子。
实际上,父亲跟着叔叔十几年,这期间他除了干活,得到的就只是三顿饭和一张睡觉的席子,再就学会了一些农活和长成一副强壮的身体,但学会了忍受,坚毅,勤奋和节俭。
父亲拥有这笔钱后,并没有“成家”,而是去“立业”。他用这笔钱买下了大约有600多亩的荒地,这片荒地之所以便宜,也许是因为那里乱石丛生,土地贫瘠,但父亲却毫不在意这些,他知道贫瘠的土地可以改变。
在以后的20多年里,父亲就像“苦行僧”一样,一个人默默地改造这片土地,耕耘着这片土地。他独自开荒、种植、收获,没有人帮助他,没有人知道他是怎样一个人熬过这7000多个寂寞的日子,陪伴他的就是那一根挖秃的锄头和简易的矮屋。也许他是在怀着一种心情和一种理想在追求一个目标,也许他认为人是为创造而来到这世界上,创造本身就会给人带来无限的幸福。
经父亲一锄锄挖出来的梯田,种的不是别的植物,而是橡胶树,这是一种长年生长的的热带经济作物,要在多年后才能收获,一般的小农民是不种这种植物,但父亲知道橡胶树才是植物里的“黄金”,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经济作物,它有着非常广阔的前景,是世界工业不可或缺的物资,如果能种植成功,不仅作为农民的他可以“翻身”,更使得这片土地超出了原有的价值,当然要拥有这片橡胶园是要付出极其艰辛的代价。在种植橡胶树的同时,父亲也在橡胶园的周围又种上了各种的水果和经济作物,与别人的土地不一样的是,他的土地一年到头没有一处是“空闲”,到处充满着盎然的生机;与别的农民不一样的是,他一年到头都在地里忙碌着,他没有休息日,他没有休闲娱乐,他每天出门肩上都是扛着锄头,锄头是他最忠实的朋友。
即便是橡胶树园,父亲也想从中利用一下土地。由于橡胶苗要在3-5年后才长大,这期间树苗之间的空隙还很大,有足够的日照空间,于是父亲在其间种上了生姜,这不仅有了较好的收获,还能养地,让橡胶树有一个很好的土壤。在别的地上,父亲也不断地运用间种套种、以短养长、植畜相融等方式种植,他经营土地的才智发挥到了淋漓尽致的地步,他仿佛沉浸在自己的王国里。
拥有事业后才成家
当这片土地能如他所愿,为他创造财富时,父亲已是一个40多岁的中年人了,并且又有了一些钱,于是他娶了我母亲,并让她一连生下了6个孩子。就在弟弟出生不久后,母亲因染病不治而逝。面对一大群的嗷嗷待哺的孩子,父亲不得不再娶妻子,接着这位妻子又为她生了7个孩子,因此父亲不仅有了600多亩的土地,而且还有了13个孩子。他像热爱这片土地一样,爱着他众多的孩子,他知道如果有了土地而没有人,这土地就会荒芜;如果有了人,没有土地,通过劳动可以得到土地,并且可以让土地焕发出更多的生机和财富,何况他有这一群结实的孩子,这些孩子长大以后,肯定都会是干活的好把式。在他的想象中,他所期待的未来不是梦。
在以后的日子,他的收成足以让他在后半辈子享受不尽[FS:PAGE],但他从不乱花一分钱,他穿的还是那条比短裤长一些的外裤,他的上身还是披着一条擦汗的毛巾,他最好的衣服,永远是那一件白色的短袖衬衣,他吸烟的烟斗,还是那根断了把的烟斗,只要在他的土地上,锄头就没离开过他,他没有休息日,只有白天和黑夜,他不仅没让土地空闲过,也让自己没有空闲过,更没有让积攒的财富空闲过。
和绝大多数的华侨一样,父亲总是从土地上将挣来的钱,再回到土地上。他希望能有更多的土地,有了更多的土地后,他就要让这更多的土地上种上更多的橡胶,更多的榴莲,饲养更多的猪和鸡……父亲不仅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他不停地挣钱,也不停地买地。
我在家里排行第二,很早就与大哥一道开始干活,父亲的人生哲学也深深地嵌印在我的心里。那时,我的作息像父亲一样:每天5点钟起床,在太阳出来前要割橡胶大约150棵,等把采来的橡胶挑回家后,接着就要扛着锄头到别的地里除草,下午还得去打扫猪圈,准备猪食,一直忙到天黑,躺上了床铺才算一天结束;那时,我也像父亲一样勤俭:一条半长的裤子,一件薄薄的衬衣就是我全部的装束,其实在自己的土地上,干活时见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