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连越,男,印尼归侨,现年80岁,退休前任职于福州化工原料批发公司。
1991年,我独自一人回到了离别30多年的印尼望加锡(MAKASAR),原以为那些曾经的街道、曾经的房子都找不到踪影,没想到这些曾在我梦里的城市,却实实在在呈现在我的眼前,它们几乎没有任何的变化,街道还是当初的街道,房子还是以前的房子,连路边的电线杆,家门上的门牌都还是以前那样……
祖父移居望加锡
我的祖籍是福建福清,祖父很早的时候跟着别人来到了印尼的望加锡,这是印尼苏拉威西(SULAWISE)岛上的一个重要港口城市,很多下南洋的中国人在这里上岸,一些人上岸后从这里出发到了别的地方,而祖父觉得这里不错,就留了下来。
望加锡的华侨很多,这里比老家好找工作,祖父很快就找到了工作,可他不放心还留在老家的3个孩子,两女一男,儿子就是我的父亲。
祖父急匆匆回到老家,想将孩子接到印尼,但考虑到凭他的打工收入无法养活三个孩子,于是将两个女儿送给了别人,带着我父亲回到了望加锡,那年父亲13岁。
一起来印尼的还有一个8岁的女孩,她是祖父从老家带来的,祖父的意思是让她成为父亲的童养媳,后来她成了我的母亲。收养童养媳是过去中国乡下传统的做法,祖父也把这种传统带到了印尼。
我是家里最早出生的,在我的下面有一个妹妹和两个弟弟,在望加锡像我们家这样有4个子女的家庭算是少数,大部分家庭都是多子女,最多的有十多个。
战乱中父亲失踪一年
念小学的时候,我的学习成绩在班上一直都是名列前茅。有一次我跟老师说家里困难,打算放弃学业。老师听后,和学校的领导商量,于是我成了全校有史以来第一个全免学费的学生。
1942年,日本占领了印尼,父亲也丢了工作,后来老乡给他介绍了一份新工作。有一天,老板叫父亲坐船去其他小岛贩卖商品并收回货款,谁知,这一去便是一年,期间杳无音讯,把全家都给吓坏了。当时全家都以为父亲发生了什么不测,家里失去了顶梁柱,陷入困境之中。
一年多后的某一天,当父亲突然出现在我们面前的时候,全家抱头痛哭。后来才知道,印尼是个“群岛之国”,父亲要坐船去各个小岛送货,当时正好日本占领印尼全境,主要的交通都被控制,父亲只能跋山涉水,一路上走走停停,用了一年多的时间回家。
在父亲失踪的这一年多时间里,作为长子的我,挑起了养家的担子。在离小学毕业仅差两三个月的时候,我选择把读书的机会让给了弟弟妹妹,自己离开学校,外出打工补贴家里。
离开学校时,我14岁。经过朋友介绍,我到一家华人冰棒厂当出纳,从早上6点一直工作到晚上11点。从家到冰棒厂有好长一段路程,每天5点左右就得起床,晚上到家时已经半夜三更,睡眠从不超过5小时。当时我还是个孩子,由于长期睡眠不足,在一个炎热的中午,我还是忍不住打了个盹,正好被老板撞见,于是我被炒了鱿鱼。我离开冰棒厂后,经同乡介绍,到了一家糖果店里打工,全家都靠着我一个人的工资过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