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会进一步创新工作思路,增强服务手段,提高服务水平。无论是新华侨华人还是老华侨,我们都会为其回国创业全力搭桥引路。”——国务院侨务办公室经济科技司司长 谭天星
“未来十年同样是中国科技发展的黄金时期,中国的科研机构将大有可为,海归回国将大有可为。”——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院长 樊建平
“中国风险投资领域的发展将为我们提供更多投资机会,我们能够做世界上最大最好的公司。”——赛伯乐创业投资管理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 朱敏
“留创园应该向市场化运作模式转变,管理模式多元化、市场化参股等形式将使留创园更有活力。”——杭州市专家与留学服务人员服务中心主任 管宇
“中国生物科学领域的发展与国际大趋势相契合,我们要用先进的技术造福中国人民。”——生物芯片北京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 程京
“无论是从政府和企业层面,还是律师本人来说,中国对于商务法律的重视程度正变得越来越高。”——西屋电器中国区法律事务主管 张海鹏
商务法律将对企业发展起更大保护作用
中国律师参与的积极性越来越高
张海鹏:中国越来越重视商务法律
张海鹏给自己工作的定性是公司律师。谈起近年来自己的专业——商务法律在中国的发展,这位已经加入美国国籍的“海归”表现出职业化的冷静,却很诚恳。
回顾
10年美国律师事务所的工作,再加上3年多派驻中国的经验,使张海鹏深谙两国在商务法律领域的区别。她表示,从法律角度上来看,中国公司商务谈判时的最大特点就是很少有律师在场。“在美国,公司谈判时,律师是很重要的一环;而在中国,无论是国有企业还是私营企业,中方的谈判阵容一般是由总裁级别的人员带队,以技术人员和采购人员为主要力量的。”张海鹏说,“这不仅不利于谈判的顺利进行,更重要的是,律师并没能对整个项目起到一个很好的保护作用。”
不过,这种情况在新的一年中有望得到改善。据张海鹏介绍,现在一些大型国企有望设立一个相当于副总裁职位的总法律顾问来规范公司商业行为。“虽然这项措施尚待实践,但的确为中国的公司律师参与公司决策,摆脱以往只看合同、不参加谈判的‘橡皮图章’的尴尬形象带来了希望。”
让张海鹏感到欣喜的事儿不仅如此。“现在一些中国企业到海外上市,或者处理在海外遇到的一些经济纠纷时,越来越意识到商务法律的重要性。通过一些经验教训也提高了自己在这方面的意识。”
而中国本土律师处理商务法律案件越来越频繁也是近年来出现的积极现象。“从前,中国的律师往往把眼光局限在民事或者刑事的法律诉讼上,而现在商务法律也是一个全新的发展方向。”张海鹏表示,经过几年的学习,中国律师参与国际商务法律业务的积极性越来越高,水平也越来越高,这当中就有很多海归发挥着重要作用。
张海鹏解释道,他们在海外读书,拿到律师执照,更重要的是,在国外的事务所或公司做过实务,较高的语言和专业素质使得他们可以内外兼修。“一方面,他们了解国外的情况,可以为中国公司客户拓宽海外业务提供法律服务;另一方面,经过几年和外国公司的合作,他们也知道在中国发展的外国公司客户的法律需求。”而作为跨国公司中国区的法律代表,张海鹏认为,外国公司现在也倾向于用中国本土的律师来处理一些该区域内的问题。中国本土律师对于中国国情与法律的了解,他们国际商务法律经验的不断丰富,以及性价比较高的法律服务,都是外国律师事务所中国办事处不可比拟的优势。
展望
回首自己3年多的派驻生涯,张海鹏总结道,“无论是从政府和企业层面,还是律师本人来说,中国对于商务法律\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