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广东省高校宣传部长高级培训班于广州举行
11月23日至25日,2011年广东省高校宣传部长高级培训班于广州举行,133所高校130名宣传部长及相关人员参加培训,其中,本科院校50所,高职高专院校83所。此次培训主题为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分析当前意识形态工作和高校宣传思想工作面临的形势,交流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经验、做法,并研究部署今后工作。广东省教育厅巡视员李小鲁出席了开班仪式并作了讲话,省教育厅思想政治教育处处长袁本新、副处长朱建华分别主持了会议,我校作为广东省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委员会理事长单位承办了组织工作。
“高校宣传思想战线的工作在学校整体事业的发展过程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这是一种非常可喜的现象,也是我们举办这样一个研修班的思想意义和内在要求。”李小鲁在讲话中指出,十七届六中全会之后,高校宣传思想战线面临着良好的发展机遇和严峻的挑战。针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袁本新提出了几点思考:文化将引领教育,强化创新动力,构建大学学术文化,无论教师或是学生,都是学术活动的主体;大学服务文化的评判应注重潜移默化的、长期的渗透与融合,在于催生新的文化形态。
省委宣传部讲师团团长曾凡光,省国安厅副巡视员常青扬,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公司董事长、南方日报社社长杨兴锋在培训班上作了专题报告。曾凡光全面解读了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他认为,没有文化的积极引领、没有全民族精神力量的充分发挥,没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常青扬分析了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强调高校要加强思想文化阵地建设,引导学生认清形势,理性看待形势变化。杨兴锋以《全媒体时代新闻危机应对》为题,结合生动案例,指出在全媒体时代,高校要认识媒体和信息传播的基本规律,做到善解媒体、善管媒体、善用媒体、善待媒体,与媒体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增强应对媒体的能力,提高学校社会美誉度。
此外,本次培训班还围绕“理论建设与思想引领”、“外宣工作与学校品牌推广”、“新媒体与新闻危机应对”和“大学精神与校园文化建设”四个议题进行了充分探讨与交流,对如何进一步促进广东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在学校事业发展进程中更好地凝心聚力、团结鼓劲形成了共识。
会上,省教育厅还对在第二届广东省高校优秀校报评选活动中获奖的单位进行了表彰。此届共评出本科高校组一等奖4名,二等奖6名,三等奖13名;高职高专院校组一等奖2名,二等奖5名,三等奖6名,《华南师大报》连续两届获得了本科高校组一等奖。
“高校宣传思想战线的工作在学校整体事业的发展过程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这是一种非常可喜的现象,也是我们举办这样一个研修班的思想意义和内在要求。”李小鲁在讲话中指出,十七届六中全会之后,高校宣传思想战线面临着良好的发展机遇和严峻的挑战。针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袁本新提出了几点思考:文化将引领教育,强化创新动力,构建大学学术文化,无论教师或是学生,都是学术活动的主体;大学服务文化的评判应注重潜移默化的、长期的渗透与融合,在于催生新的文化形态。
省委宣传部讲师团团长曾凡光,省国安厅副巡视员常青扬,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公司董事长、南方日报社社长杨兴锋在培训班上作了专题报告。曾凡光全面解读了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他认为,没有文化的积极引领、没有全民族精神力量的充分发挥,没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常青扬分析了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强调高校要加强思想文化阵地建设,引导学生认清形势,理性看待形势变化。杨兴锋以《全媒体时代新闻危机应对》为题,结合生动案例,指出在全媒体时代,高校要认识媒体和信息传播的基本规律,做到善解媒体、善管媒体、善用媒体、善待媒体,与媒体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增强应对媒体的能力,提高学校社会美誉度。
此外,本次培训班还围绕“理论建设与思想引领”、“外宣工作与学校品牌推广”、“新媒体与新闻危机应对”和“大学精神与校园文化建设”四个议题进行了充分探讨与交流,对如何进一步促进广东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在学校事业发展进程中更好地凝心聚力、团结鼓劲形成了共识。
会上,省教育厅还对在第二届广东省高校优秀校报评选活动中获奖的单位进行了表彰。此届共评出本科高校组一等奖4名,二等奖6名,三等奖13名;高职高专院校组一等奖2名,二等奖5名,三等奖6名,《华南师大报》连续两届获得了本科高校组一等奖。
上一篇:广东省财政专家咨询委员会正式成立,我校两位教授被聘为广东财政专家咨询委员
下一篇:全国高校学生工作年会在西安召开,我校在评选中喜获佳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