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聘教授汪国平到信息光电子科技学院为学院师生作了一场学术报告
12月23日,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二级教授、武汉大学“珞珈学者”特聘教授汪国平到信息光电子科技学院为学院师生作题为“电磁隐身、光学幻觉与完备成像的Fourier光学理论”的学术报告。学术报告由信息光电子科技学院吴立军教授主持,学院的部分师生参加了报告会。
本报告避开通用的变换光学方法,将隐身斗篷视为一个光学成像系统,将Pendry隐身斗篷、地毯式斗篷、基于补偿介质的远程隐身斗篷、光学幻觉装置和完美透镜解析地统一起来。作为应用,本报告将提出并通过数值模拟证明另一类光学幻觉(伪装)技术,并进一步证明将放置在地毯式斗篷上(而不是通常的被斗篷覆盖)的物体隐形或产生光学幻觉的方法。此外,本报告试图基于Fourier光学理论,在理论上尝试提出,天然材料是可以实现完备成像、隐身及光学幻觉功能的。报告内容引起了师生的极大兴趣。会后,在场师生与汪国平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汪国平,1994年获四川大学光电科技系博士学位,1997年10月—1999年9月为日本大阪大学博士后。2009年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2010年入选武汉市学科带头人计划。合作完成的“人工结构中的波及相关奇异性质研究”成果先后获得2010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第二完成人)和2009年湖北省自然科学一等奖(第二完成人)。已发表包括Phys. Rev. Lett.、Appl. Phys. Lett. 、Opt. Lett.等在内的SCI论文60余篇,其中,2篇论文入选国际相关学科领域的Top 10,1篇论文被国际著名专业学术期刊Appl.Phys. Lett.选为封面论文,成为当月下载最多的20篇论文之一。现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信息科学部评审专家组成员,Electr. Lett.中文版编委。
本报告避开通用的变换光学方法,将隐身斗篷视为一个光学成像系统,将Pendry隐身斗篷、地毯式斗篷、基于补偿介质的远程隐身斗篷、光学幻觉装置和完美透镜解析地统一起来。作为应用,本报告将提出并通过数值模拟证明另一类光学幻觉(伪装)技术,并进一步证明将放置在地毯式斗篷上(而不是通常的被斗篷覆盖)的物体隐形或产生光学幻觉的方法。此外,本报告试图基于Fourier光学理论,在理论上尝试提出,天然材料是可以实现完备成像、隐身及光学幻觉功能的。报告内容引起了师生的极大兴趣。会后,在场师生与汪国平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汪国平,1994年获四川大学光电科技系博士学位,1997年10月—1999年9月为日本大阪大学博士后。2009年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2010年入选武汉市学科带头人计划。合作完成的“人工结构中的波及相关奇异性质研究”成果先后获得2010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第二完成人)和2009年湖北省自然科学一等奖(第二完成人)。已发表包括Phys. Rev. Lett.、Appl. Phys. Lett. 、Opt. Lett.等在内的SCI论文60余篇,其中,2篇论文入选国际相关学科领域的Top 10,1篇论文被国际著名专业学术期刊Appl.Phys. Lett.选为封面论文,成为当月下载最多的20篇论文之一。现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信息科学部评审专家组成员,Electr. Lett.中文版编委。
上一篇:“华师1+1结对帮扶”项目以“一帮一”的形式向广州的贫苦孩子提供学业和心理上的辅导
下一篇:华南师范大学参加了广东高校人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民主党派负责人迎春座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