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老二都十一岁了,记忆力还是维持当年那个“水平”。虽常常“脱线”演出,偶尔却又让人“刮目相看”。
那日,查经班的朋友约好周末晚上来家里聚餐。我在前一天特地跑了趟超市采买聚餐要用的食物。清脆爽口的凉拌菜永远是餐桌上最受欢迎的小菜,因此晚上我先洗洗切切,用味噌腌了两盘“大头菜”,摆在冰箱冰起来。
聚餐当天一早,我把已经存在脑子里的菜单写在白纸上,然后依序准备。先炒了一大锅麻油鸡,再以黑枣文火慢炖——这是我特地准备的“养生补品”。
怕客人没吃饱,请客绝对少不了炒面或炒饭。那晚“塞肚子”的菜是韩国冬粉,先把韩国冬粉汆过水,再以冷水泡过,最后再和炒过的绞肉蔬菜搅拌即成。
至于晚上的点心,牛太太来电说她会准备汤圆,我便做了一锅豆花。
晚上六点,客人陆续进门,三十几个人聚在一起,屋子顿时充满欢声笑语。餐桌不一会儿便摆满了各家带来的佳肴,像珍珠丸、盐焗鸡、笋干扣肉、麻婆豆腐、芹菜炒百合、泰式红咖哩……
大家吃饱喝足后,“好戏”上场。牛氏伉俪准备了五十道谜语助兴,猜谜猜得兴起,座上有人出了一个“脑力测验”:“有十堆金条,每一堆有十根,每根金条都一样重十两,但其中有一堆被偷工减料,每根只有九两重。假如只有一次秤重的机会,该怎么找出被偷工减料的那堆?”
猜不出来,大家七嘴八舌开起玩笑:“先把金条摆出来,我就猜得出!”“猜对的奖品是啥?金条一根吗?”
“这不难呀!”我从厨房转进餐厅,听清楚题目,慢条斯理指出,“把十堆金条编号,一号拿一根,二号拿两根,三号拿三根……以此类推,过磅后,少几两就是几号的那堆!”
我一答完,众人马上鼓掌,对我投来佩服不已的目光。
当晚送客后,我在整理厨房时,忽地想起冰箱那盘凉拌菜忘了端出来,懊恼不已。外子叹口气,安慰我说:“瞧你记忆力惊人……的差,居然还答对了智力测验!还是不笨嘛!”
“那当然啰!脑袋不好,也要‘见多识广’嘛!”我低声说。
我转身,用小得几乎没人听得到得声音嘀咕:“‘见’多‘识’广自然就……不知在哪已经看过答案啦!”
各位,我的记忆力到底好不好呢?(来源:美国《世界日报》,作者:黄彦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