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父亲于是写信给连岳,希望就此重大争执分歧指点迷津,同时还想请连岳帮忙在南方找工作。
连岳的回复是:
老读者:
1、生一个美国人的第一个前提是:如果可行,你们经济上可承担……
2、你虽然不是生一个美国人,但是这前提一样适用。
3、即便不合你意,也应尊重女儿的想法和选择,她是一个成年人,不是腹中待产的胎儿。
4、没有强加的善意,没有强迫的理想。一过度,善也许会变成恶。
5、你们自保,不给女儿增加精神或经济上的负担,可能就已经增加了她的自由。
6、现在找工作比移民美国还难,我帮不了你的忙,抱歉。
这事在国内很典型,有一定的普遍意义。年过半百的失业的父母“砸锅卖铁”也要送女儿出国,这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大家多少都明白,而女儿以穷困父母卖住房送她出国为耻。这个父亲是好父亲,这个女儿也是好女儿。
可是问题出在哪里?
如果你是连岳,你会怎么回答?
如果你是那个女儿,你会怎么做?
我就不问“如果你是那个父亲……”这样的问题了,他太可怜了。
本文章关键词:留学预科班,北京大学留学预科,加拿大留学预科,美国留学预科,英国留学预科,22留学预科,22留学,留学预科
留学114为您提供更多出国留学,国内留学预科更多信息www.liuxue114.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