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很多人把牛津的面试想得太神秘,实际上面试题目中并没有诡异问题,也没有特别的知识要求,当然也没有仅用‘对’和‘错’就能简单作答的题目。面试题目为开放性问题,是为了引发讨论,了解申请学生对新观点的反映,或提出独到的观点。
作为威久英国部一名多年从事英国留学咨询的顾问,现总结一些应试经验,供各位申请学生参考,以便大家能更好地了解出题者的思路和考察点,从容通过面试关。
牛津大学此次披露的面试样题涉及多个学科,具体如下:
学科:现代语言
面试人:海伦•斯威夫特 来自圣•希尔达学院
问题:“什么是语言?”
出题目的: “尽管我从来不向候选人直接提出这一问题,但它很可能会在讨论中出现。打个比方,学生们有时会说他们喜欢学习西班牙语,原因是‘喜欢这门语言’。为考察学生的批判思维和分析能力,该问题会让他们思考,是哪些因素构成了他们喜欢的这门语言?形式是如何与意义联系在一起的?”
威久秘笈:申请学习现代语言的学生,在被问及学习某种语言的动机时,通常都会说自己喜欢这门语言本身或者喜欢讲这个语言的国家。实际上,应对牛津的面试时,也会被问及类似的问题,申请学生如果能从自己想学的这种语言的构成因素的角度来回答问题,既很好地表明了自己喜欢的程度,又很好地展示了自己的分析能力,既讲出了这种语言的形式,又讲出了它的意义,以及两者之间的联系,而这正是牛津所看重的。
学科:工程学
面试人:拜伦•伯恩,来自工程科学系
问题:“你会如何设计一座水坝?”
出题目的:“这个问题很大。学生们首先得把水坝的受力计算出来,然后再考虑水坝的稳固性。他们可能会意识到,水会冲垮大坝,这就需要他们写出一个简单的数学公式,来预测它会被冲垮的时间。有些人可能还会讨论结构设计等问题。学校的知识不会帮他们解决所有问题,所以我们可以通过引导来考察他们吸收新想法的快慢程度。该题考察了候选人把物理和数学知识运用到新情况中的能力,同时也可以测试他们对工程世界的热爱程度和满意度。”
威久秘笈:申请学生还可能会被问到如何设计一些建筑物。很多同学会从外观、力学等角度进行回答。但是学校学的那些知识根本无法解决现实中的所有问题。面试教授会问一些引导性和启发性问题,看学生吸收新想法的快慢程度,着重考察学生把物理和数学知识运用到新情况中的能力,同时测试学生对工程世界的热爱程度和满意程度。如果学生能在面试教授引导和启发之前,便回答出建筑物未来可能遇到的一些现实问题,答题效果更佳。
学科:医学
面试人:罗伯特•威尔金斯,来自生理学、解剖学以及遗传学系。
问题:“为什么运动时,你的心跳会加速?”
出题目的:“每个学生都能给出的简单答案为——因为需要把更多氧气和养料输送给肌肉,并带走代谢物。但紧接着的问题会考验学生们是否意识到,身体里一定存在某种能感觉到什么时候该加快心跳的方式。答案可能是当人体感到氧气偏少或二氧化碳偏高时。事实上,气体成分比例不会发生大变化,所以我会进一步问,‘有其他身体信号吗?’或者‘提供几种能被检测到的其他可能性’。这一过程能考察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学术热情、好奇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学科:地理学
面试人:罗琳•怀尔,来自圣•希尔达学院
问题:“如果我去你的家乡游玩,你觉得我会对什么感兴趣?”
出题目的:“这个问题给了候选人一个机会,让其把得分为A的专业地理知识,应用到家乡的具体情况上,比如市政规划、种族隔离、移民以及环境管理等,他们都可以据此展开讨论。该问题旨在评估他们能否把‘地理学思维’应用到身边环境中,由此考察他们对周遭世界的好奇心程度。之所以问家乡,是因为这样可以避免游历丰富的人占有优势,从而体现公平性。”
学科:英语
面试人:露辛达•拉姆奇,来自曼斯菲尔德学院
问题:“为什么英语专业的学生读《暮光之城》系列小说(编者注:美国女作家斯蒂芬妮•梅尔所著的惊险小说。故事描写的是中学生贝拉与青春帅气的吸血鬼爱德华的浪漫爱情故事,该系列包括《暮色》、《新月》、《月食》、《破晓》和《午夜阳光》5本书),会对他们有帮助?”
出题目的:“我问这个问题出于很多原因。它能帮助了解候选人最近读了什么书——这些书很流行,也很容易得到。我由此能知道他们自己的想法,而不是书本上的东西。一个好的英语专业学生会对读过的每本书进行文学批评。当年我提出该问题时,引发过候选学生对其表现手法、体裁风格以及读者评论等很多问题的有意思的争论。”
学科:生物科学
面试人:马丁•斯佩特,来自动物学系
问题:“如果你可以拯救热带雨林或珊瑚礁,你会选哪个?”
出题目的:“我希望学生能用他们的一般知识,加上常识来得出答案——不需要什么特定知识。学生们之后可能会被问到生物多样性和稀有物种等这些自然形态的重要性,以及人类从热带雨林或珊瑚礁里获取的利益,比如石油和食物、生态旅游和药物等。最后还要从气候变化、土壤侵蚀、污染、砍伐等多方面进一步深入思考。最终的答案并不重要——其实人类必须合理管理热带雨林或珊瑚礁,从而平衡自然保护和人类需求之间的关系。”
学科:法学
面试人:本•麦克法兰,来自法学院
问题:“有人‘不告自取’了别人的车,该如何定义?”
出题目的:“这道题没有确切答案——如果不驾驶或不发动汽车,你怎么‘取走’一辆车?我们的着眼点在于考察候选人的推理思维——他是如何形成初步构想,如何将之应用和提炼,来回答面试人提出的那个假定题目的?举个例子:我正在路上走着,突然下起了雨,所以我打开一辆没锁的车的车门,在里面坐了15分钟直到雨停。我是‘不告自取’这辆车吗?面试就是为了给学生一个展示其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以及沟通技巧的机会。”
威久秘笈:申请学生时常会被问到一些假设现象是否符合某个法律概念的定义。学生自然不能像外交部发言人那样说自己不回答假设性问题。实际上,学生完全可以从现实生活中遇到的情景找出恰当实例,说出主要要素去匹配面试教授所说的法律概念,只要例子恰当,不但很好地回答了问题,也很好地表现了自己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良好的沟通技巧。该题目的得分自然低不了。
本文章关键词:22留学,留学预科,留学预科班,北京大学留学预,清华大学留学预科,22留学预科,英国留学预科,美国留学预科
留学114为您提供更多出国留学,国内留学预科更多信息www.liuxue114.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