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就是中国传统的新春佳节了。在你就读的城市里或许有一条唐人街,能感受到些许的节日气氛,但我相信在这段日子里,你们还是会格外想念在国内和父母、和亲朋好友团聚的温暖。当初你踏上出国留学之路时,一定满怀豪情壮志,不知你现在生活是否如意,学业是否顺利?
我的两次觉醒
父母和孩子的一切误解和冲突都是因为两代人的思维和两种文化的不同而产生的,双方的换位思考就成了沟通和理解的必要手段。
和父母沟通这些事情,开始的时候可能不会特别容易。但是我们到国外求学的目的之一,就是把一些先进的、有启发的理念带回国内,去引发一些改变。而作为一名留学生的家长,我可以很肯定地告诉大家,对于大多数父母来说,他们心底里其实都知道孩子未必会沿着他们设计的道路去走,因为孩子们会变得比他们更优秀、更国际化和多元化。父母们或许仍然会试图去操心,去唠叨,去说教,他们或许仍然会不满,会失落,会不安,但最终他们会带着欣喜和骄傲看着你们丰满了羽翼,去到他们梦想里都从未曾到达过的天空翱翔。
我的孩子圣诞节刚刚回家来住了一段时间。回来之前,我太太时不时会向我抱怨说儿子不怎么爱听她叮嘱了,视频的时候学会敷衍了,交女朋友的细节也开始隐瞒甚至撒点小谎了。可是听到他要回来,立刻早早地去打听北京哪里可以买到最好的土鸡。儿子住了几天,随口说了句“家里还是挺好的”,我们就足足地兴奋了好几天。
儿子是瘦了,但是却变得更加高大强壮,他不再亦步亦趋地依赖我们,却不时能说出一些独特的见解和思考。我们知道他最终会越走越远,拥有自己的生活,但我们会欣喜地关注他留学道路上的每一点成长和每一滴成就。
这,就是父母的心,即使你以四海为家,父母总等在那里,等你。
记得在40岁以前,我都觉得跟父母住在一起是匪夷所思的事。男人嘛,本来就应该更独立,加之我在澳洲留学、英国工作,多少接受了一些西方的价值观。虽然我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取得了一些成绩,也给他们带来了一些骄傲和自豪,但他们心里清楚,他们生病倒在床上的时候是指望不上我的。但是,只要是中国的男人,根深蒂固的中国文化还是会影响他们的,但是这种回归也需要一个觉悟的过程。第一次回归,是自己生孩子,忙得一塌糊涂,才体会到当父母真不易,他们四五个孩子是怎么养大的。第二次回归,是自己孩子的独立。儿子去美国以后,我像所有的父母一样牵肠挂肚,想到自己将来身体垮了,不能指望儿子守候床前,是多么的凄凉,对父母的愧疚,对父母的理解和体谅也就自然而生了。现在,我每年都会将父母和岳父母轮番接来北京住。不论下班多累,都要在饭桌上问长问短,陪他们说说话,聊聊家常,我知道这就是他们不多的所求。
我是50岁才明白的。可是,现在两代人的年龄差越来越大,“子欲养而亲不待”,等你50岁再想孝敬父母,他们是否还能给你机会呢?会不会留下终身的遗憾?
过年了,鞭炮齐鸣,反衬的是父母对万里之外游子们的牵挂。记住,请大家在视频里多陪父母说说话,谈谈心。你不用发誓陪伴他们终老,只要稍稍体会他们的用心,让他们感受到一份应有的理解和关注,就是对他们最大的爱了。
留学114为您提供更多出国留学,国内留学预科更多信息www.liuxue114.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