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法博士生意失败且当清洁工
“总有一天要做真正的打工皇帝”
法国小镇一间10平方米不到的小屋子里,最显眼的地方放着一封中文信,信的内容大致是:西南某知名大学聘请?菖?菖?菖做老师云云,信的落款是1994年。
小屋里住着50多岁的中国人Leo,在这个华人不多的小镇上,他被人暗地里称为“打工皇帝”。不是因为职位高,薪水丰厚,而是因为他,一个留法博士,在做清洁工。
Leo是文革后第一批大学生,毕业后在研究所工作。上世纪80年代末,30多岁的他联系了法国某知名大学,出国读博士。
毕业之后,也有不少研究机构给他发OFFER,可心气很高的Leo自有一套理论:“我学的是基础学科,研究工作又费脑细胞又没多少油水,干的活儿是科学界的‘蓝领’,没意思。”
眼见着很多偷渡来的、只上过小学的华人靠着开百货店、餐馆,赚了大钱,数数自己攒下的奖学金,Leo心动了,“就凭我的头脑,做生意肯定没问题。”
和一个温州老板一拍即合,两人合开了一家卖工艺品的商店。
“终于要打翻身仗了。”Leo踌躇满志地跟朋友说,可谁知道,这一仗翻到了阴沟里。
其实,店里的生意一开始还挺好,可“学者脾气”的Leo跟温州老板总是相处不好,最后甚至对簿公堂。
在断然拒绝了私了的建议后,两人旷日持久的法庭战终于把生意拖垮了。官司结束,连进货的钱都没有,商店关门大吉。
发财梦破灭时,Leo已经40多岁,再想回头去干“科学界蓝领”的工作,也不可能了。
为了生计,Leo打过各种零工,可无论怎样,他都保留着那张国内大学的邀请函。
“啊,Leo,好久不见,现在在哪里高就?”有一次,国内的老朋友来旅行,正好遇见他。
“我啊,在市政厅办公室。”Leo有些尴尬。
朋友一打听才知道,市政厅办公室不假,不过是当清洁工。
“一个博士混成这样,我知道他们嘲笑我是‘打工皇帝’。可我总是靠自己的双手吃饭。”
虽然人生起伏,但Leo的“学者脾气”并没有消磨殆尽。他说,他这代人能吃苦,相信总有一天,会成为真正的“打工皇帝”。
本文章关键词:国内,内“,“神,神童,童”,”留,留洋,洋博,博士,士为,为何,何欧,欧洲,洲“,“滑,滑铁,铁卢,卢”
留学114为您提供更多出国留学,国内留学预科更多信息www.liuxue114.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