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MAC亚太区余菁维先生表示,新的GMAT考试实际上改变并不多。Robert先谈到GMAT考试不变的内容。它的总分没有变化,依旧是200-800分,单项分数也没有变,作文分数没有改变,依旧是0-6分,以0.5分为区分度。考试长度依旧是3小时30分钟。
GMAC亚太区余菁维先生表示,新的GMAT考试实际上改变并不多。Robert先谈到GMAT考试不变的内容。它的总分没有变化,依旧是200-800分,单项分数也没有变,作文分数没有改变,依旧是0-6分,以0.5分为区分度。考试长度依旧是3小时30分钟。对于这些部分,完全可以按照老GMAT的学习方法备考。至于变化,主要是删除了一篇analysis of an issue,作文部分原来有两篇,但新的GMAT只有一篇作文,作文分数是0到6分,多出来的30分钟用作综合推理部分。增加了综合推理部分——IR部分,IR部分所考察的能力,正是商学院所看重的分析图表、数据与综合推理能力的体现。所以对于考生来说,剩下的部分是不变的,只是减少一道作文题,增加了一道综合推理,时间不变,考分不变。对于GMAC来说,造成的影响已经降到了最低程度。在备考过程中,考生完全可以比较安心地去准备其余的部分。
博智教育的首席讲师管卫东老师提到,在GMAT考试中态度决定成败。而对考试很多人态度并不端正,很多考生把GMAT考试当成仅仅是个考试。虽然考分高能让考生被好学校录取,但是这个考试还有其他价值。比如,在你复习GMAT考试过程中,能够体会非常多的能力,比如学生通过这个考试,能力性地学习,而不是知识性地学习。管卫东称,中国已经有个别的外企把GMAT考试作为求职性能力的概念点了。
GMAC测试部副总裁公开了2011年8月GMAC在今年8月GMAT考生所做的调查。GMAC共收集了1176份调查数据,其中227人来自中国考生(是指定居在在中国,不包含在国外参加考试的中国公民考生),在这227个中国考生中,30是男生,70%是女生。相比06年的调查,女生的比例大幅提升。
同时在中国考生的年龄层次上,从06年起,考生向低龄化、大学生蔓延,在11年8月的这批考生中,75%的考生年龄小于25岁,只有11%的考生大于29岁,14%的考生处于25-29岁之间。从2006年起,大学生或处于研究生阶段的人群参加GMAT考试的人数在增加。从另一方面说,中国大学生对于我国研究生阶段的教育不满意情绪在增加,出国读MASTER的倾向越来越大。
就每周花在GMAT复习的时间上来说,中国考生的人均复习时间是全球最高的,达到了27.1小时,均摊到每天来说,是3.87将近4个小时的时间都在备战GMAT。与博智建议的每天备考2小时有一倍差距。从全世界来说,排名第二的印度考生每周备考时间是17.4小时,远低于中国考生,与欧洲考生的15.7小时比较接近。每周备考时间最短的当之无愧是北美考生,只有11.9小时,均摊到每天的备考时间来说,不到2个小时,只有1小时40分钟,整整比中国考生少了2个小时多。如果再把备考周期,与备考周期内的每周备考时间联系起来思考的话,中国考生在备考的时间总长度上是远超欧美、印度考生好几倍的。
在统计样本内的GMAT中国重考生的总成绩提分量,人均提分是37分,其中数学提分人均只有0.9分,这与中国考生的数学成绩本身就比较高,提分空间有限有极大原因。语文分人均提分为3.5分,但还是在某种程度上说明,中国考生投入重考的性价比不是很高。
GMAT的中国之路
中国的留学市场近几年正是风气云涌之际,一方面随着社会家庭经济条件的提升和我国普通高等教育受到质疑,中国学生留学的低龄化现象越来越严重,另一方面,随着商学院MBA、EMBA等经典管理教育的遍地开花,研究生留学由GRE的理工科逐步向偏GMAT的商科转移。从GMAC提供的中国考生数据就可以直观得知,中国GMAT考试人数从2006年的10342人/次,猛增到2010年的30264人/次,由此,中国从2010年起已经成为除美国以外GMAC最大的生源国家,也因为此,GMAC破天荒地第一次在中国香港设立了统筹亚太地区事务的亚洲办公室。也因为中国市场所在的亚洲太平洋地区的崛起,09年非美国籍考生已经超过美国籍考生,作为一种国际性管理教育入学测试的影响力可见一斑。
在当下中国商学院队伍中,以中欧、长江两家为代表的独立商学院从创办起就采用GMAT作为自身招收MBA的录取考试标准,此外,我国香港地区的大学如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科技大学无论是MBA还是商科类研究生课程均采用GMAT作为录取考试标准。伴随着我国商学院对外交流和国际交换的需求,最早和MIT斯隆商学院有紧密合作关系的清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和复旦大学管理学院的国际MBA项目为了与对方接轨,确保送出去交换的学生有足够的英语实力可以完成全英文的学习要求,清华从2010年起,在国内联考体系外,也设定了GMAT分数线,以作为进入国际班的标准要求,而且在官网上明确只要GMAT分数达到620分,就可以直接进入面试环节。即所谓B线优势机会。由于全国MBA教育指导委员会秘书处一直设在清华,远处上海的复旦大学管理学院和新生的上海交通大学高级金融学院一见一直引领体制内商学院大旗的清华经管学院都采取GMAT分数作为辅助招生标准,相继迅速反应,复旦大学管理学院和交大高金都于2010年招生季即宣布只要考生GMAT分数达到700+者,即可获得奖学金,额度从全额到1/3不等。
随着清华、北大、复旦、上海交大MBA招生逐步加入GMAT分数作为辅助录取标准的形势越来越明朗,GMAC会也加大对中国市场的投入与关注。除了在香港设立亚太区办公室,还讲筹划即将与明年4月上市的《Official Guide》13版将是第一次美国与中国同步推出。毕竟国内独立商学院的量还很少,截至目前只有中欧和长江,如果GMAT能够赢得以清华、北大、复旦、交大领衔的体制内商学院的认可,那么在中国的市场规模讲成几何数成长,哪怕是GMAT和联考制度共同存在,潜在的市场规模也是非常巨大的。
本文章关键词:出国留学 留学预科
留学114为您提供更多出国留学,国内留学预科更多信息www.liuxue114.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