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清华大学学生国旗仪仗队
每天,当初升的太阳射出第一道光芒,当雄壮的国歌奏响第一个音符,有一支特别的队伍会准时列队在清华大学主楼广场前,护卫国旗在绚烂的朝霞中冉冉升起。他们就是清华大学学生国旗仪仗队。
1994年9月,清华大学学生国旗仪仗队成立,也成为高校第一支学生国旗仪仗队。17年来,它始终以宣扬爱国主义为主题,以“高扬一面旗,共唱一首歌”为口号,不断加强队伍自身建设和队员思想素质的锻炼培养。经过一批又一批仪仗队员的不懈努力,成为了全校宣扬爱国主义精神的重要阵地。
奥运会上的特殊风景
2008年,清华大学国旗仪仗队的54名队员组成了北京奥运会升旗手专业志愿者中唯一的学生队伍,在6个奥运赛场的颁奖仪式中担当升旗手,成为奥运会赛场上的一道特殊风景。北京奥运会的升旗手志愿者共194名,原则上由军人担任,除了这54名清华学生外,其余的都来自赫赫有名的“三军仪仗队”。老队员张晓锋谈起奥运会的升旗工作时激动地说:“这是对清华学生国旗仪仗队的肯定,是一份荣誉、一种激励,更是一份责任。”
除了奥运会,国旗仪仗队还承接了校内外各种大型活动的国旗礼宾任务。例如:建校90周年庆典暨校际运动会,清华大学教职工运动会,马约翰杯足球决赛升旗,定向越野比赛开幕式,北京市高校运动会,北京高校图书馆运动会,北京太极拳协会运动会和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等一系列大型活动的国旗仪仗任务。
每年,国旗仪仗队执行日常仪仗任务36次,大型活动礼宾任务20余次,坚持每天升降旗,共计三百余次,每周训练1-2次,共计百余小时,组织参观各种升旗仪式师生及各界人士累计近万人。
艰苦的训练换来零出错
马冬晗和马冬昕两姐妹是近年来保送上清华大学的第一对姐妹花。2009年,两人怀着崇高的敬意同时加入了国旗仪仗队,担任护旗手,一直服役至今。两姐妹还记得第一次出旗,恰好是在她们二十岁生日当天,“当时特别激动,早上5点就跑去练习了,对我们来说意义太重大了!”
为了更加完美地将国旗升上祖国湛蓝的天空,每周日下午国旗仪仗队的成员们都会组织3个小时的训练:站军姿、学习国旗法、摆臂练习、正步、踢腿、敬礼、上下台阶、队伍分合、升降旗……这些重复的训练是否枯燥无味?“不会,我们早已经当成了一种习惯,遇到节假日不用训练,总觉得少了什么,自己也会去踢踢腿练一练。”两姐妹笑着说。
艰苦的训练换来的是零出错,在冬晗和冬昕“服役”的三年间,她们经历了大大小小几十次出旗,从来没有在正式场合出过差错,也没有见到同伴们出错。坚持不懈的练习、严格的纪律和强烈的责任心,让仪仗队的队员们漂亮地完成了一次次光荣的任务。
4个人的升旗仪式
2009年10月1日,建国六十周年的游行中有一支清华学子组成的方队——科技发展方阵,国旗仪仗队是这支队伍的中流砥柱。大部分成员当天都在天安门广场见证了这一特殊的历史时刻。但在同一天,仪仗队剩下的几名成员自发组成了一个由1名旗手、2名护旗手、一名司仪组成的4人队,在宁静的校园里,没有国歌,没有观众,他们认真完成了一次特殊的升旗仪式。那一刻,他们庄严地升起五星红旗,虔诚地注视着飘扬的旗帜,默默地在心里说:祖国生日快乐!
上一篇:“博奥生物杯”清华大学第4届医疗仪器创新设计大赛决赛在校举行
下一篇:清华大学教授帅志刚当选为欧洲科学院外籍院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