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3项成果入选2011年度“中国高校十大科技进展”
近日,由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组织评选的2011年度“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在京揭晓。清华大学的3项成果入选,位居全国高校首位。
清华大学入选的3项成果分别是:生命学院施一公教授主持的“AAA+分子机器的结构与功能”,物理系薛其坤院士主持的“铁硒基超导薄膜的研究”,材料系章晓中教授主持的“硅的低场非均匀性巨磁电阻”。
此次入选的其他7项成果分别是:正调控水稻种子大小、粒重和产量的GS5基因克隆与功能研究(华中农业大学),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和甲状腺功能亢进医学基因组学研究获突破(上海交通大学),3500米深海观测和取样型ROV系统(上海交通大学),新型手性催化剂和高效高选择性的不对称催化新反应(四川大学),高固气比悬浮预热分解理论与技术(XDL水泥熟料煅烧新工艺)(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中国澄江化石库中发现节肢动物遗失的远祖(西北大学),高产优质转基因棉花取得重大突破(西南大学)。
“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的评选自1998年开展以来,至今已14届,这项评选活动对提升高等学校科技的整体水平、增强高校的科技创新能力发挥了积极作用,并产生了较大的社会影响,赢得了较高的声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