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洋协会秘书长4位专家做客清华论坛
12月21日下午,中国大洋协会秘书长、协会办公室主任金建才教授,中国大洋深海勘测技术与深海科学研究开发基地常务副主任、海底资源环境中心副主任陶春辉研究员,“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总体与集成项目负责人、第一副总设计师崔维成教授,“蛟龙”号主驾驶员叶聪高级工程师一行4人访问清华并做客清华论坛,在清华FIT楼多功能厅发表了题为《走向深海大洋——中国在国际海底区域的活动》的联合演讲。
在演讲中,金建才教授介绍了国际海底制度的形成和发展,国际海底区域开发的基本原则、管理制度和管理机构。他指出,我国在建设海洋强国进程中,需要积极地走向海洋,广泛参与海洋管理国际事务,引领海洋高新技术开发,这对于我国寻找新的资源来源,拓展生活空间,推动科技进步有长远战略意义。金建才教授还介绍了“十二五”期间国际海底区域的项目布局和重点领域。陶春晖研究员与同学们分享了我国大洋中脊调查的成就与进展。他表示,大洋中脊由于其特殊的地理环境,蕴含着丰富的矿产资源。我国科考队员历经6次航行,在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三大洋发现了16处热液区,取得多个国际首次发现。崔维成教授与大家分享了“蛟龙”号载人潜水器的研制与体会,他提出我国要想在科学技术上实现跨越式发展,需要有虚心学习的态度和严谨求实的作风,尤其需要有敢于承担风险的勇气。叶聪高级工程师谈到了“蛟龙”号载人潜水器5000米海试的下潜感受。
演讲结束后,四位专家和现场听众就海洋资源开采、潜水器设计、生物资源与矿产资源的差异等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校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张希院士主持了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