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留学预科 2+2留学 硕士预科 HND 3+1
清华大学学术桥
 
预约报名登记表
 
学生姓名:
身份证号:

预报项目:

联系电话:
清华大学学术桥咨询电话
清华留学报名
 
 
 
 
 

专访清华大学汽研10班

     2011年12月11日下午,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在北京化工大学举办北京市“我的班级我的家”十佳班集体答辩评选活动。经过网络展示、综合评价、专家评审,我校汽研10班获得北京市“我的班级我的家”十佳班集体荣誉称号,成为今年北京市高校里唯一获得此项荣誉的研究生班集体。

  汽研10班由汽车系2010级41名硕士生组成,其中党员30名,曾获“2010-2011学年度清华大学先进集体(研究生)”称号。以创先争优和党群一加一活动为载体,促进研究生的科研创新和学术道德建设,积极营造有利于研究生健康成长的育人环境,实现研究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

  汽研10团结和睦,亲如一家,是每一位汽研10成员用心经营的成果。

班级责任重大  一个也不能少

  研究生班集体相比本科生而言相对分散,组织班级活动响应程度不高是普遍情况。要想有好的效果,必须以班级成员兴趣为出发点,并且要充分发挥班委和党员调动班级成员参与的能动性。汽研10向来奉行“调研为先,兴趣为主”,并辅以“多点多渠道宣传,党员带头号召”的做法,为同学们量身打造班级活动,多途径向同学宣传通知班级活动,利用班委和党员的号召力,动员更多同学参与到班级活动中来。

  为使每一位成员都能够参与到班级活动中,班委煞费苦心。每一项活动举办前,班委会向每位同学以短信和邮箱征求活动形式意向,广泛听取同学意见;综合各类建议后,班委会制定几套切实可行的活动方案,供同学们在班会上讨论。有了好的方案,还要有好的执行。汽车系实验室比较分散,实验室和寝室,班委和党员便成为活动信息的发布者和响应的带头人。党员、班委两轮面向全班同学的“全覆盖”,让每位同学即使不能参加活动,也能感受到活动的气氛。“我的竞选目标就是让班级亲如一家!”班长谢海明在竞选中如是说,在一年任期间,通过他的努力,诺言也成为现实。班委积极组织班级和其他院系、其他高校的联谊活动,促进了不同学科间的交流,也让大家的友谊长存!

  优秀的集体对成员具有优化塑造的作用。汽研10班的很多活动都能全面照顾到每位同学的兴趣。班上有名同学原来性格内敛腼腆,很少积极参与班级活动,为让他融入到班级中去,班委经过多方打听,得知他特别擅长羽毛球。为此班委从班级建设基金里拨出一部分,建立了羽毛球俱乐部,请这位同学负责俱乐部活动,组织班里喜欢羽毛球的同学一同切磋交流。这一举动,既让班级同学得到定期体育锻炼的机会,也让这名同学主动参与到了班级活动的组织当中。自此之后,他开始主动参与班级活动,和同学们的关系变得更加融洽,而且也积极参与到学校社会工作中,性格也变得开朗多了。

  研究生大多都有繁重的科研或社会工作,很多同学往往活跃于班外,而疏远于班级,班级活动要在此之间需求一种平衡也着实不易,汽研10班的同学则能班内班外两个集体都兼顾,更以班级为根。茹嘉良是学校艺术团成员,艺术团事务冗繁,时常让他分身乏术,但班级活动他却也尽可能都参加。他认为,班级更像一个家,是自己在清华园的根,学校的活动再多,也不能忘记与同班同学的感情交流。这样例子在汽研10班不胜枚举,“黄金好男人”颁奖晚会、“车夜狂欢”汽车系学生节晚会、“O腾杯”台球比赛、体育运动俱乐部,每一项活动的组织都是班委和党员同学集体努力的结果,而每次活动都得到了班级同学热烈欢迎。

党团班级齐共建  党员群众同发展

  研究生中党员比例较高,基于这个情况,从2008年开始,学校开始在研究生基层集体中推进“党团班”对应共建的模式,以党建带动班级和团支部建设。目前在全校的研究生基层集体中,实现党团班一一对应的比例已高达88%。汽研10共有30名党员,是党团班共建的典范。

  为打造一个学习型党支部,汽研10支部每学期初都做好整学期的组织生活策划,建立有序学习方案:以党群小组为基础,建立理论学习汇报制度,实现党员、积极分子、群众共同思考、共同讨论和共同进步。支部每两周至少开展一次组织生活,所有党员和积极分子分成5个小组,每次组织生活前一周由党支书将学习内容分给各小组长,小组长进一步分配给本组成员,组织生活上通过PPT展示学习成果并组织支部同学进行讨论。党支部组织生活有人迟到或不来怎么办?汽研10支部的做法是“罚他买水果”。起初大家都盼着每次组织生活都有水果吃,在这项人性化的惩罚措施的约束下,大家都自觉起来,最后反倒没人买水果了。

  汽研10支部的同学发现:“党建工作和同学的兴趣并不是天生的矛盾,只要喜闻乐见、寓教于乐,工作就很容易开展。”开展丰富多彩的特色组织生活也是学习型党支部建设的范畴,入学以来支部组织了参观、实践、志愿等多样化的活动。汽研10支部并不满足于走马看花式的旅行,使参观活动流于形式,而是提前精心准备,力求让大家看门道、少看热闹。如组织去卢沟桥抗日战争纪念馆参观过程中,事先充分准备的支部成员站在卢沟桥上给大家讲述抗战历史时,同学们眼前仿佛浮现出硝烟弥漫、枪声四起的战争场面,同学们都认为这样的方式让他们对历史的感悟相当深刻和直观。

  支部党员在与同学交流中发现,有的同学关注社会问题,乐于思考,但对党组织和一些社会问题抱有成见和偏见。起初,党员同学会与其辩论,但是收效并不明显,看上去口服心服却不一定真正完全信服。经过探索,党支部认识到,党员怎样做,同学看在眼,身边的榜样最真实,身边的感动是真感动,身边党员的一言一行时刻影响着党组织在同学们心中的形象。基于这个认识,汽研10要求支部每位党员都牢固树立“每一位党员都是一面旗帜”的意识,以实际行动影响和感染其他同学。基于党员比例高的现状,汽研10支部在学校推行的“党群1+1模式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1+1联系为基础,多+1交流为补充,多+多活动为巩固”的模式,每一名同学至少都被一名以上的党员联络,某些组织生活也会适时邀请群众一同参加,党员与群众真正做到了亲密无间。

科研工作勇闯关  就业引导早入手

  学习是学生的第一要务,其中最要紧的是学风。汽研10班在学风上以党员和班干部“双带头”,严格遵守课堂纪律,认真完成课程任务。选修同一门课程的同学每3人结成一个学习小组,交流探讨问题。作为一个硕士班集体,积极承办并参与汽车系研究生论坛,每次邀请一个研究方向的3~4名同学做专题报告。论坛从以前的半年一次到现在一年举办十二次,使系内学术气氛空前浓厚,同时也在班集体内部形成了一种学术至上,崇尚科学的学术氛围。
 
  伴随创先争优活动开展,党支部进一步要求党员“学术上要刻苦”,可以不拔尖,但不能不努力。入学仅一年多,汽研10的同学们已经发表学术论文23篇,获得专利7项。童炜在国内外期刊或学术会议发表专业文章7篇;孔德聪在国内外刊物上发表论文3篇并获专利2项;曹建华发表论文2篇,获专利2项……这样的学术强人在汽研10班还有很多,良好的学术氛围让班级每位同学都在科研道路上稳步前进、硕果累累。
 
  尽管离就业还有较长时间,但遵循“早准备、多交流、促发展”的理念,班委还是组织大家参加了各种就业引导活动,帮助同学们尽早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汽车产业研发和管理方面的杰出校友如吉利控股集团副总裁兼研究院院长赵福全,东风汽车公司副总工程师陈赣,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副院长李开国,青岛一汽研发部技术总监王玉海等,都曾与汽研10班的同学面对面交流。东风商用车公司党委书记、副总经理黄刚还受邀担任汽研10班的校外辅导员,同学们常常可以就价值选择等重要问题与他进行邮件交流,第一时间获得指导。
 
  社会实践是转变就业观念、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统一的有效载体。班委组织同学来到京外,体会广袤祖国大地、处处大有可为。2011年1月,7名同学走进被誉为“中国工程机械设计、制造的摇篮”郑州宇通重工,认识我国工程机械的制造水平和发展趋势;5月,同学们来到古都西安,走进经开区,深入陕汽一线,与工程师探讨重型卡车自主创新的关键技术以及如何更好地发挥汽车人的优势;8月,14名同学一路南下,走进广州丰田、本田、广汽研究院,就汽车外形设计、新能源汽车等问题与工程师深入交流,感受自主品牌汽车“传祺”的荣耀。外出实践,彼此照应,同学们的感情也在这点滴相伴中笃深。
 
  张雷同学因在系里担任本科生辅导员,由于工作需要无法和本班同学住在一起,平时交流的机会并不很多。但他说:汽研10班是一个很温暖的大家庭,这样的集体让他很自豪。的确,来自五湖四海的41人生活上相互扶持,学术上相互交流,每一位成员都是兄弟姐妹,彼此团结在一起,凝聚在一起,让班级充满了家庭的温暖!

上一篇:
下一篇:

 

学校地址:清华大学经管学院西侧托福考试中心院内“学术桥”项目部

咨询电话:400-6767-050 010-59792021 值班:13552002836

Copyright @ 2013 WWW.LIUXUE114.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清华学术桥留学预科 清华大学学术桥 清华大学留学预科

北京三行华拓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证 040377 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