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民留学”时代来临 “海归”能否起到积极作用?
“平民留学”时代来临
近几年,自费出国留学人数每年以20%增长,业内人士估算,其中约70%的学生接受过留学中介或者培训中介的“服务”,如果按去年34万留学人员的七成、以每人向中介机构“贡献”了保守估计的一万元计算,这个市场已近25亿元,如果加上各类名目的留学考试培训,市场超过两百亿元。
专家表示,按目前每年20%的增速来看,如无其他因素阻碍干扰,估计5年后,每年出国留学人员将破百万,届时中国的一线城市可能进入“平民留学”时代,留学不是一个梦想,一种“奢侈品”,而是接受教育的一种常态。他认为,这种情况和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台北十分相似,几乎家家都有留学生。
不过,专家同时预测,随着中国人口红利的消失,出国留学人数达到200万/年时将会接近峰值,这个时间可能仅需要十年左右。留学中介行业需要抓住这黄金发展的十年,制定行业标准,使得服务更加规范与细致。
“海归”能否成为“储备人才”
从1978年到2011年,中国用30年时间积累了200多万名留学(归国)人才;而下一个30年,这个数字可能累计超过5000万人,这个庞大的群体,能否对中国社会各方面的发展真正起到积极作用?
业内人士认为,这一轮留学潮的影响力以及“海归”的竞争力,将在约十年后显现。他认为,在全球化发展的当下,不一定非得“海归”才能成“储备人才”。但是,需要从体制上打破一些条条框框,才可能吸引更优秀的人才回国,从而在自己的土壤里培养“大师”。举个简单的例子,胡适28岁归国后就担任了北京大学英文系主任,这在今天恐怕难以想象。
有专家表示,“80后”“海归”身上集中了新一代留学生的特点———有想法,有主见。尽管他们可能仍需时间和过程以适应国内的职场生活,但这不是迈不过去的槛。他们拥有良好的外语应用能力,有着国际化的视野和人脉,拥有和不同文化背景人士沟通的能力和更强的创新精神,这才是新一代中国“海归”的核心竞争力。
上一篇:留学专家告诉你:他们为何放弃中考去留学?
下一篇:加拿大留学 学会计不要应付差事